75、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灵台寺,是几个城县内香火最旺盛的山寺。
有不少来自各地的香客来此上香,留下的香火钱让这寺庙在此屹立不倒。
此处的灵台寺其实不过是一分支,真正有名的主庙,正是在京城的灵峰山上,掩藏于茂密林间。
桃源县的灵台寺本名并不叫灵台,在二十年前它也不过是林中一小小寺庙。而须弥山上另有一座为众人虔诚参拜的寺庙,名声远盛于林间灵台寺。只是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那须弥山上的主持突然出去云游,竟将寺庙交给了灵台寺现任的主持,后更名为灵台寺。
灵台寺原址被遗弃在林间,而须弥山上的寺庙却一天天壮大,受得更多城镇里的百姓前来祈愿参拜。
莫桃夭放下手中的杂史,掀开窗帷向外望去。
马车已经前行了二三个时辰,日头早已高升,七月的酷暑才刚刚开始。坐在马车内,都可以感觉到底下升起的腾腾热气。莫桃夭眯了眯眼,前面的山慢慢靠近,也显露出山中寺庙,想必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抵达山脚,到时候还要靠她们自己走上山去。
“夭儿可是坐腻了马车?”陆双双坐在一旁,看着莫桃夭的动作疑惑道。
垂下手中的窗帷,接过一旁丫头手中的羽扇,蹭到陆双双身边,摇晃着手臂道,“我只是看看窗外的风景罢。方才我看了野史,上面说了须弥山上的来历,我有点疑问,想问问娘亲。”
“哦?夭儿想知道什么?”
“那须弥寺的主持前去云游,为何不将寺庙交给自己的弟子,反而将其托付给外人?”
“须弥寺的主持与现在灵台寺的了尘主持本就相识,时常一起参悟禅机,也是相聊甚欢有惺惺相惜之感;再加上大概是了尘大师有管理寺庙、当主持的经验,所以那位主持便觉得将寺庙托付给他是最好的选择吧。”
“那了尘主持为何要将原来的须弥寺改为灵台寺?比起灵台寺,须弥寺不是更有名声?”
“我想这大概本是原主持的意思,毕竟了尘大师不会做这种事情。而且,夭儿你也看了野史,知道灵台寺并非是一无名小庙。比起须弥寺,它更有名,只是这个名气在京城那边比较大罢了,在这千里之外的城镇,自然是很少人知晓。”
陆双双摸着莫桃夭的脑袋,看着她眼中的沉思,带含着岁月洗礼的眸中,是释然与对她的疼爱之情。那涂着丹蔻的手指,顺着莫桃夭滑顺的青丝抚摸着,温柔小心,生怕惊到身边的孩子。
“娘,前不久调查李府的那个案件时,我和大人曾经去过灵台寺的原址,那里已经成为了流民乞丐的安身之处。只是为何,为何寺中的和尚都走了,却把佛像给留在了那里?”莫桃夭抬起头,如水清澈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手中的动作一顿,陆双双也没想到莫桃夭会问这个问题,她也没有注意那些佛像的事儿。
“或许佛像难搬,亦或是想要重新打造佛像金身。”
微微颔首,莫桃夭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异样。
即便当真想要重塑金身,那些原来的佛像也不该这样随意丢弃于此。向佛之人,岂会丢弃自己的佛?况且,凭借二十几年前的灵台寺,也没有那个手笔,再重新打造佛像。
想起那一日绍离的话,与他眼中淡淡的嘲讽。莫桃夭嘴角不禁上翘起一抹诱人的弧度,这灵台寺恐怕也有什么有意思的往事等着他们前去挖掘。
“姑姑,夭儿妹妹,前面就到灵台寺了。”
车外响起的声音打断了莫桃夭的思绪,只感觉马车一停,外头各种的声音也传进了马车。
莫桃夭从马车上跳下,毫无淑女形象的一幕让朱言清挑眉。
山脚下已聚集了不少礼佛之人,人数之多倒是让莫桃夭略微吃了一惊。若是日日有如此多的百姓,那灵台寺的香火钱恐怕还真是不少。
“这里的人并不算多。”朱言清从马上翻身而下,走到莫桃夭身边解释道,“比起京城来,算是少了不少。只是小爷没想到的是,这千里之外的县城规定的礼佛节,居然比京城中要早上一个多月。”
“礼佛节?”莫桃夭一愣,她还真是不知道什么礼佛节。
“方才马车内,姑姑不是都跟你说了礼佛节还有斋戒奉先祖的事,你可曾听了?”见着莫桃夭一脸茫然,朱言清忍不住道。
方才说了?莫桃夭微窘。之前上车她脑子里还在想着绍离那只狐狸的事情,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听漏了母亲和她说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