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江湖豪客打扮。
望见李长安应邀而来。
他解下斗笠。
“道长别来无恙。”
“无尘?”
…………
无尘挑了个好地方。
缘小溪往前十数步,视野骤然开阔。
可以远眺残阳沉入茫茫江雾。
他也确实带来了应景的好酒菜。
把食盒一一摆开。
两人举杯共饮晚风。
李长安笑道:“若让黄尾晓得,只怕埋怨咱们吃独食。”
无尘却道:
“几盒点心、饭菜分了也无妨,只这壶好酒,唯你我方可吃得。”
“这酒莫非还有名堂?”
“然也,此好酒唤作……”
无尘斟满一杯,并不入口,反将杯中酒洒入淙淙溪流。
“解冤仇。”
李长安不动声色扫了眼腰身挺得笔直的无尘与他放置在手边的长剑,动作不停,连饮三两杯,徐徐吐出一口酒气。
“解冤仇?”
“道长也曾听说?”
“谁人不晓得,连山中的恶鬼也叫嚷着,要下山去做一回解冤仇,各自了结宿怨。”
“却是使不得。”无尘摇头道,“解冤仇四下煽风,窟窿城缀着到处点火,钱唐内外眼见乱成了一锅粥,哪儿能再添乱子?十三家的师长们少见发怒,责令咱们这些子侄辈快快了结此事,还世人一个安定。”
“如何了结?”
“无非捉拿凶徒,安抚鬼王。”
“当真抱薪救火!”
无尘笑得风轻云淡,不置可否,继续道:“上头发话,底下必要使力。人也搜,神也查,掘出了许多‘解冤仇’。最初,窟窿城的报复酷烈,轻则剥皮抽筋,重则殃及亲友,却无奈不过阻吓一时,过两天,又冒出更多。后来,厉鬼也乏了,查出新的‘冤仇渐’也少过问,草草押入衙门了事。”
“如此说来,姑息厉鬼倒是一剂治乱良方?”
“非也。”
无尘缓缓收敛笑意,直直目视道士。
“只因所有人都知道被捉住的不是真正的解冤仇。”
道士神情自若:“解冤仇还有假的?”
“当然!”
无尘斩钉截铁。
“这些个以私怨杀人、以私利害公,借‘解冤仇’之名意图混淆视线、逃避王法的,不过是血池上招来的蝇虫,自是假货。而那些不甘窟窿城盘剥,舍却身家性命,敢与厉鬼刀刃相向的,才是钱唐动荡之始,才是鬼王心腹大患,才是真正的‘解冤仇’!”
“依大师的说法,真的解冤仇怕是难找。”
“好找!”
无尘却道。
“且就在此处。”
李长安抬起双眼。
无尘拿起手边长剑,横于膝前。
一字一句。
“我,就是解冤仇。”
李长安:“……?”
…………
迎潮坊因海贸而兴,各方利益纠缠,建筑又杂乱,既有蛇鼠窝藏,又有龙虎潜伏,很是适合一些隐秘勾当。
入夜了。
海上升起浓雾淹没街巷。
坊中某处一间潮神庙。
四下无人声。
不知哪个信徒供奉的船灯在雾中轻晃。
更添幽冷。
也在这幽冷里,庙前来了两个访客,都带着斗笠遮住面目,悄然进了庙子。
其中身披蓑衣、背负重剑的,倚在门口,不言不语。
另一人,身作短打、腰悬佩剑,径直到了院子中间,举起个小酒坛子晃了晃,朗声笑道:
“诸位既应邀而来,何不快快现身,与某把酒言欢。”
话声落空无有回应,唯殿内香烛昏昏映着红绸布下神像端坐无言。
短打客并不着急。
寻到院中石桌,又取出八只小碗,慢悠悠斟起酒来。
待到酒水斟满。
终于。
“阁下说在此会见新友,却未曾言明,朋友居然如此之多。”
但见院中老榕树上跳下一人,黑衣黑面,刻意压低了声音,过来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
紧接着。
墙角阴影里转出一个胖大汉子。
“个个藏头漏尾,言行鬼祟,恐怕非是良人。”
走近了,才见他戴着傩面,宽松衣衫尽是填充,遮掩住真实体型。
他同样举碗饮酒。
而后。
有冷风吹来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