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二零三章 余悸

第一二零三章 余悸

狐`恋/雯-茓? /罪`辛!彰!劫·耕-欣*哙,

直到自军一轮接一轮连续开火,充分暴露了位置,他们才突然开火。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自军炮手为了增强炮击威力,在每一轮发射后向前恢复炮位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重炮车架往前推进几步。

如此以来,就有更多的自军重炮进入清虏城头炮火的射程之中。

如果不是严省三将一批船载的重炮转移到了太子河西岸,打算东西夹击,说不定老奸巨猾的萨穆什喀、孔有德等人还会继续等待下去,等待更好的时机。

幸亏清虏的大射程重炮打过来的仍然是实心弹,若是开花弹的话,不管是城东的严省三,还是城西的杨珅、刘仲锦,他们的损失只会更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是杨振自己,都有可能在惊险躲过的那次炮击之中身受重伤。

意识到这一点后,狼狈撤退到自军重炮阵地大后方的杨振,马上传令各部围城兵马全线停火,将阵地后撤至清虏炮火射程之外重新构筑工事,然后另想办法。

到了当天下午申时左右,杨振的命令得到了全面的执行。

不仅西线杨珅、刘仲锦的炮兵团营撤出了原来的阵地,后撤到了清虏的射程之外,而北线的祖克勇所部人马、南线的张天宝所领人马,都不同程度后撤。

包括城东太子河上的严省三,也暂时放弃了回收岸上重炮的努力,带着船队停靠到了太子河的东岸一边。

亲自坐镇城头观战的清虏恭顺王孔有德亲眼目睹了大西门外明军重炮阵地的仓皇后撤之后,又陆续得到了城南、城北、城东明军全线后撤的消息,脸色终于有所缓和,悬着的那颗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近两年来,他“奉旨”在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的基础上改进并铸造新款重炮,身上的压力与日俱增,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

虽然他对自己主持新铸的这款铁心铜体、复合炮身的重炮性能有着很强的信心,他对每门新铸的天眷神威大将军都进行了测试,知道其性能超过了原来的天佑助威大将军。

但是毕竟没有经过与金海镇的重炮对轰的战场检验,他很担心金海镇的铸炮厂也铸造出更厉害的重炮。

因为,天眷神威大将军一旦在与金海镇重炮的实战对轰之中落了下风,那么对他来说,可就不仅仅是丢官罢爵的问题了,甚至有可能连性命都难保。

他之所以感到担心、忧虑甚至是恐惧,主要是因为从黄台吉到多尔衮,全都不遗余力的支持他铸造这款重炮,对这款重炮寄予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厚望。

为此,在黄台吉还活着的时候开始,就命他专门负责此事,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他把这款重炮制造出来。

孔有德倒是没有“辜负”黄台吉的厚望与期待,在黄台吉死前就造出了几门,演示过后,黄台吉为其亲自命名为“神威大将军”。

只是当时数量较少,也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

等到黄台吉暴毙之后,多尔衮同样异常重视“神威大将军”的批量铸造,甚至几乎将“大清国”逆风翻盘,扭转形势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款重炮的批量铸造之上。

其即位之后,又是议和,又是停战的,各种连番操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获得更多的资源,以便铸造出更多的新款重炮。

截止到今年二月,孔有德主持的盛京铸炮厂,已经累计铸造这样的新款重炮达到四十门之多,开始正式调拨给了八旗汉军一批重兵牛录。

与此相应的是,多尔衮也在黄台吉先前命名的“神威大将军”上面,又加上了“天眷”两个字。

这一款先后寄托了孔有德两代主子厚望的重炮,其重要性已经到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地步。

也正因此,当杨振率部抵达辽阳城外的时候,包括率先使用重炮轰击辽阳城的时候,孔有德全都选择隐忍不发,按兵不动。

因为他要利用手中位数不多的“本钱”一击制胜,至少也要一战建功。

这一次他带来了三十五门天眷神威大将军重炮,数量并不大,但却已经是这两年盛京铸炮厂铸造的几乎全部新款重炮了。

所以,他不能失手,必须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

而战事的进展,也证明了他的“隐忍等待”是有作用的。

虽然没有等到杨振挥军攻城的最后时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