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到永孝亲王的境地,被自己老爹刀架脖子地送去选秀,全部早早做了打算。
到不是他们视富贵如粪土,而是他们太清楚他们的运气了。
能白得个亲王之位自然是好的,但这种运气,可能是天天出月月出年年出,全让他们狄家碰上吗?
放着好好的可以横行霸道的郡王不做,跑去宫里给女皇做什么君,一生为女皇守节,这种苦他们怕是吃不得。
三少爷直接与他父王挑明,他已经和汝阳郡主私订了终身,这件事情,汝阳郡主的祖母已经知晓了,把老王爷气得暴跳如雷,要不是刚经历生死大劫的他二哥永孝亲王拦着,就要动家法了。
汝阳郡主是不好惹的,虽然汝阳郡主的父亲早早过逝,寡母身体不好,但汝阳郡主有一个位份极高的祖母还活得极其康健。
这位祖母大人,论辈份是当今女皇陛下的姑奶奶,招惹了她惟一的孙女,若是敢反悔不娶的话,这位姑奶奶就能拄着龙头拐杖把状打到女皇陛下的御前去。
到时候还用说吗?女皇陛下一定会赐婚的。
三儿子的主意打不了了,老王爷把目光盯到四儿子身上。
说来,论长相,他这四儿子最像他的长子了,以他的眼神来打量,至少有五成像。
谁知他四儿子为了拒绝选秀,想了更绝的办法,一个月之内,前半个月住清楼,后半个月住小仆馆,男女通吃。
短短三十天,狄府四少爷把鞑鞑国京城所有著名的娱乐场所,都游了一遍。
转眼,从别人眼里的翩翩佳公子,掉成了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这样别说是去选秀,就是以后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名门闺秀都有些难了。
面对几个儿子合力的反抗,老王爷很是心痛上火,不是他一定要盼这门富贵,而是家族利益放在这里,他身为狄家的家长,把狄家发扬光大是第一职责啊。
要不是他岁数太大了,他自己都准备去选秀了。
逼得急了,他只好把家中所有男子都集合起来,嫡子不中用,他准备从庶子中下手,不管怎么说,那也是狄家的儿孙不是?
女皇陛下又没明令庶子不可选秀的。依他想着,女皇陛下强势的性格,多半会喜欢个温温柔柔的男子的。要不当初怎么会迷上罪王晋安亲王?庶子因生长环境不受重视的原因,多半都比嫡子性子软的。
唉,说来他的长子在活着时,输给晋安亲王,有大半是性情太过刚烈了。
老王爷在家中这些个庶子里一扫,就扫到了站在人群最末位的狄似狄十七。
要不是为了选秀,老王爷几乎都记不起来,他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存在呢。
想了好久,他才想起这儿子的生母,是当初他王妃房里的小丫头之一,因为长得与他王妃有几分相像,才被他王妃留在房中侍候,以纪念自己慢慢消逝的青春。
哪曾想狄王妃这份想纪念青春的心,会给她招来一份添堵的事来。
狄老王爷有一回酒后,这丫头仗着自己的长相,爬了狄老王爷的榻,等着狄王妃发现后,狄老王爷后悔不已,立刻把那丫头打发出了王府,打发到了郊外的庄子里,可没过几个月,那丫头竟被查出有了身子。
狄老王爷当时并不在意,他嫡子庶子一堆,正经良家的妾和通房上位的妾,一只手数不过来,自然不会把这丫头接回来,给自己结发的王妃添堵。
等这丫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时,身边竟连个稳婆都没有,生产又不顺利,孩子生下来没有三天,就因产后虚弱亡故了。
庄子里的管事的把这事报给了老王爷,老王爷派出一个乳母,侍候那个孩子,五岁左右,才接回王府,养在偏院里了。
除了每年年节时,老王爷召集全家祭祖时,这孩子才能露个脸,在祠堂外面跪一跪,除此,几乎没有人记得,家里还有一个十七少爷。
狄老王爷万万没有想到,事事轮回,这孩子的母亲当年因为相似自己的王妃,才有了这个孩子。如今这个孩子竟会如此相似与自己的长子,才让自
己注意到他,——他们都是肖母的。
只是这气度,哎,却是相差太远了。
但还有三天就是选秀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老王爷连夜给这孩子起个名字狄似,顺带开宗祠,把他入了家谱。只望女皇陛下记得狄瞬的情,看中这个相似的孩子,能留了他的牌子。
女皇陛下听完大太监的回禀后,思索了足有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