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问道。
“哈哈,陈生,好久不见,没想到再见之日,你已经是香港最大洋行之一的老板了。”来人笑着说道,正是“领带大王”曾梓倖。
“陈生,伱收购和记,也是为了和记的地产?”曾梓倖又问道。
“这不冲突,完全可以两个一起做。”陈志文说道。
“算一个主要原因吧?怎么这么问?”陈志文反问道。
“也是。”陈志文点点头,倒也没太多解释,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知道未来,所以可以闭着眼睛拼命的上杠杆,其他人哪敢,哪怕是眼光最强的李嘉成,也得考虑风险问题。
“这就行不通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内地正在投巨资引进化纤设备,但真正大规模量产还需要等几年,在这之前,衣服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是奢侈品,特别是能够御寒的衣物,毕竟只靠棉花的产量,根本不可能满足那么多人,更不要说出口了。
70年代初的43亿美元是天文数字,这导致国内对外汇的需求急速变高。
二人从落地窗又回到了沙发上,陈志文问道:“现在都7月份,广交会应该已经结束了吧?曾生怎么还去了内地?”
“还是不让进,但现在可以让我在附近招待所待着,然后把样品拿出来,讨论合作的可能性。”曾梓倖笑着说道:“感觉从72年开始与欧美建交,这方面越来越松了。”
7月14日,陈志文迎来了一位很久未见的朋友。
“之前半个月,我一直在内地,结果刚回来,就听到陈生你在香港做的事,可真是长了我们华人的志气啊,从这里看整个香港,真tm的爽。”曾梓倖哈哈笑道。
“我的几个朋友,本来也是做实业的,现在都开始准备做地产了,我认识的所有人中,陈生你的实力最强了,如果连你都转型,那我可要一样了。”曾梓倖笑着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