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良,你,你…… 这些是什么,啊,大米,面粉,还有玉米糁子,不对,还有一块猪肉,小良,这是借谁家的,这么多……”。
“快,先扶起来再说,还好,没砸你身上,要是往这边倒,估计你就够呛了……”。
爹去搬那几袋粮食,妈过来把天良扶着站好,顺手拍去天良身上的灰。
“爹,妈,这是我割的肉,拿去给炒了,再糊点干饭……”。
干饭,是干湿的干,一种当地的说法,就是米饭煮得稍干一点。
妈看着这些东西,开心得很,眼里都放出了光。
爹过来,倒是看了天良好半天。
“小良,这是……你有钱了,还是借到钱了?这些是……买的?”
“对,我上街了,买了这些东西,咱家不是没吃的了嘛,先应个急,过阵子就好了。”
爹很疑惑,说实话,爹跟叔合伙开了一个木材加工作坊,就是帮人把木材用带锯给解开,却不咋挣钱,叔管着账目,每回分钱,爹都分不了几个大子儿,天良上学的学费,都交不起。
现在好了,天良突然拖回来这么多东西,爹疑惑,也属正常。
“你,我从哪里弄的钱?你可别下道哦,下道的事,那可不行哦……”。
“没有,我怎么可能去做坏事呢,放心吧,这是我劳动所得……”。
当天晚上,家里就吃到了久违的肉和大米饭,妹妹高兴得又蹦又跳。
本来,天良是想出去打工的,没有路费,不得不在家里呆上一阵子好了。
吃过晚饭后,天良出去溜达,跟爹妈说是出去转一圈就回来。
好嘛,他把身上的两根金条拿出来藏好,他出去时,还是拿了一个蛇皮袋,袋里裹着那个挖掘,当然,又多了一把很快的镰刀,而且他腰里还插了一根加长的手电筒。
这个时节,野地里,除了野兔外,像一些飞鸟啥的,还真逮不到,不过,河坡里倒是有不少长得很肥的蛤蟆,也就是青蛙,这东西,很值钱,当然,他都是来自后世的记忆。
只是,天良逮这些东西很方便,找一个轮毂,把上面比较粗的钢条拧下来,一头敲扁磨尖,然后绑在一根长竹杆的一头,这样蛤蟆叉就做好了。
夜里拿手电出去,听到水边的蛤蟆声响,照过去,就能看到那些浮在水边青的,花的,黑的蛤蟆,鼓着很大的气囊在响个不停。
这时那尖尖的蛤蟆叉扎过去,很轻松就能扎到还在叫的大蛤蟆了。
只是,天良不知道哪里收这些东西,反正这些蛤蟆之类的,只要有水,几乎到处都是。
还有那些长虫,柳家寨附近的沟沟坎坎里,真的很多,要不然,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长早皮呢。
只是现在天良出来,并不是冲着这些东西去的,不过,他得尽快打听到哪里收这些东西才是,毕竟这些东西,它能换钱。
现在天良背着袋子,直接去了东河坡,那里有一个高岗,岗坡上野草丛生,矮树也有不少,而且听说,这些树林里还有不少很不错的中药材呢。
天良就是想去看看,有没有自己认识的,挖一点,晾干了换钱,毕竟今天算是认识了那个中药世家的掌柜。
蒲公布,紫地丁,茅草根,旱莲草,车前草,紫苏,陈蛋子,老皂角,黄蒿,香附子,蒺藜等等这些,几乎到处都有,平时见得多了,也没人要,更没人注意。
现在天良,连挖带捡,没多久就弄了满满一袋子,他背着就回到了家里,把家里以前晒棉花的帛席支起来,这些草药给摊开晾上,这才回屋睡觉。
没办法啊,这些东西,不管怎么样,还是能换点钱的,现在要是不想这个办法,还真是无计可施,原本想靠去挖田鼠洞赚上一笔呢,结果,就不了了之。
算了,反正,那岗坡地里,这些没人要的野草,也就是这些中药材,根本就没人注意,大家都忙着去侍弄家里那几亩田地了,这就大大方便了天良,没有人跟他抢。
接下去的两天,天良也没有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而是一个人吃完饭背上蛇皮袋就出去了。
半天回来一下,每回都能背回来一大袋子的各种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各种中药材。
虽然里面很多东西,在柳家寨所有大人眼中都觉得那就是野草,但对天良而言,那就是钱呢,家里穷的原因,不是爹妈不努力,也不是他们不勤快,而是种庄稼的思想毒害太深。
可庄稼又不是种下去都能立刻收获,得长到成熟才可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