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天理公开的铁三角。
在辛屈看来。
天道公平: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世人八苦皆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天命公正:百姓要的只是有口饭吃,你不能让百姓吃饭,那你就等着被车翻吧。
天理公开:四书五经科举取士是登天梯,九年义务教育马列主义也是登天梯,阶级上升通道哪怕再窄,也必须保留,否则拖下去,就别怪你麾下能人投奔他国了,然后国家逐渐走向衰亡了。
这三个概念,共同围绕在“治世、道德”这两个概念上。
这是一杆称。
治世与道德,必须平衡。
否则任何一个地方偏颇,就会影响“天道”、“天命”、“天理”这三个中的任何一环。
辛屈制定的礼法、宗法、律法,就是用来对应天道、天命、天理的。
他作为真正见识过未来的人,很自然就会将他知道的东西套到这个时代。
然后他缔造的大部分系统,虽然经过本土化,可追根究底,这是一套进步的构思,燕国自然而然开始对四周邦国、部族进行虹吸。
并且三法的传播,也是华夏化的一环。
也正是如此,墨徐无他们这些跟燕国最早接触,交集颇深的人,最是能看得懂这些部族发生了什么。
同时墨徐无也明白,随着石敢当喊出了东极青华大帝的名号那一刻,他的长生天神话就完蛋了。
燕国在武力上已经压制了黑衣肃慎。
只要东极青华大帝的名号传扬出去,东北的其他长生天,很快就得洗牌并且接受燕国的封神与兼并。
因为这已经不是燕国第一次做了。
燕国已经用这样的手段,消灭、兼并了数千神明了。
燕国是多神系统不假,但燕国有完善的封神谱系,有劝人向善的功德制度,有死后封神的功勋制度。
天地人三界,不过就是世间生灵交感轮回之所。
与其研究那么多成神之法,不如想好现世的日子怎么样才能过得更好。
蒙昧还是存在,但燕国上下,普遍更现实与功利。
这不对于统治者来说,不算太好,但他对于统合国家来说,还是很有优势。
比如现在的墨徐无,青眼看到了四方全是燕国的盟友与势力范围。
他是能看到一条生路——向北。¢s_o?k~a·n_s_h+u¨./c¨o-m′
还不等墨徐无说话,大地微微颤抖。
所有人脸色骤变站起来,墨徐无更是心底一冷:“走吧。去北方。他们不会给我们活路的!”
众人不疑有他,纷纷上车上马,朝着北方逃。
很快,他们越过木河,抵达外兴安岭的密林。
追杀他们的人还在逼近。
直到进入了一座神庙。
“看样式,是燕国的制式。”
墨瓷从庙内走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神位:“北山白鹿真君哈纳位。这是燕国册封给使鹿部阿坎纳吉哈人湿地鹿群的后裔神明的神号。
里头还有一座石碑,写了一篇天子奉天帝敕封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下属山神,北山白鹿真君纳哈位的始末与其中传说碑文。
有三年时间了。”
墨徐无呆滞的看着这座神位,然后看了一眼照顾得不算好的山神庙:“燕国,已经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这里了吗?”
虽然这座神庙有月余没人打理了。
但这里仍然是通道之一。
路过的人,总会在这里歇脚,然后品读这里的碑文。
接着将这上边的一切,传扬出去。
可以说这就是最早的文宣了。
而能看得懂的人,自然是燕国的人,他们会把这里的一切口耳相传,最终布满整个东北。
哒哒哒……
又是震动感,墨徐无咬牙切齿:“继续走!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追我们去天涯海角不可!”
于是,他们一路破林伐木,披荆斩棘,终于是翻越了“外兴安岭”,进入了一座座密林与草原。
这里零星散落了不少部民,他们放牧的是麋鹿、驼鹿,并且还有一些犬类跟随。
墨徐无看到这群人,十分激动。
终于,让他们看到人了!
“抢了他们!”
墨徐无带着的残兵败将虽然打不过燕国,但可能打不过你们这些拿着石头武器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