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一天,刀郎独自坐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的美丽风景,却无心欣赏,这是他离开家的多少个年头,他早已记不起了,只有胸中的音乐梦日日夜夜,似火如狂。
“哥们儿,你这个是什么乐器呀?”一个东北小伙子好奇地问(这个东北小伙子就是作者的大伯,无巧不成书,大伯的儿子和我后来也都从事了音乐工作)。
“哦,是吉他。”刀郎微笑着说道,他总是那样,对谁都是那样和蔼友好,哪怕对方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这个东西可不便宜啊,我们农村人可没有这个福气,能学到这个东西。”
“有机会可以给你弹弹。”刀郎笑着说。
“哈哈,我不会,我就是崇拜你们这些搞音乐的人,大艺术家!来,哥们,吃点我从家带的干豆腐卷大葱,这东北大酱是农村自己家下的,老香了!你尝尝,来!”
“谢谢,谢谢,好好好,大哥,我尝尝……”
刀郎下了车,找了旅馆住下,感叹北京的旅馆真不便宜。
晚上,刀郎兴奋地在北京街边走着,畅想着自己以后会唱片大卖,演出赚钱,自己的歌曲火遍大街小巷。
他似乎已经看见了自己站在台上唱歌的样子,是那样的帅气,那样的酷。
可是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当刀郎信心满满地来到了北京各大唱片公司,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原创歌曲demo给这些音乐总监听的时候,却被告知他的音乐太老套,已经过时了。
“不好意思,我们现在已经不搞这样的音乐了。”
“哦,行吧,谢谢您。”刀郎虽然依旧保持着礼貌,但始终难掩失落之情。
走在北京的街头,刀郎一时间不知所措了。
自己千辛万苦从新疆来到了北京,没想到如今是这样的结果,自己觉得最好的音乐,被人贬得一文不值,这样的感受,谁能明白?
刀郎一瞬间头脑中闪出无数个念头,是回新疆,还是留在北京继续闯荡?妻子和女儿还在家里等待,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音乐就要放弃了吗?思前想后,刀郎决定自己出钱,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原创唱片。
如果没有伯乐,那就自己做自己的伯乐。
想到这里,刀郎向旅馆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辛辛苦苦,终于算是做好了专辑。
想不到一夜之间,专辑大卖,全国上下,掀起一片刀郎的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街头还是巷尾,不管是理发店还是餐馆,到处都循环播放着刀郎的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
刀郎似乎有些蒙了,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想想自己过去这些年的贫穷落魄,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实现了梦想。
刀郎开心得像个孩子,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觉得自己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他打算做出更多好的音乐,回馈给喜欢自己的歌迷朋友们,于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他,请台湾三大音乐人之一的李宗盛来为自己量身定做了第二张原创歌曲专辑《噶什格尔的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