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福那时买了一辆汽车。
准确的说也不算,买的是东北的老朋友给他特意送了一辆沃尔沃。
意思就是他可是没少帮那边的老同学解决他们的问题。
经过他们的经贸往来。
老同学在从中可是赚了不少。
老同学赚了钱当然是非常感激,啥话也甭说,他们手里最多的就是沃尔沃这一辆崭新的沃尔沃送过来,这还算啥?
所以江大福的厂里不光有运输车,还多了一辆厂专配的沃尔沃。
这车可是气派的很,连上牌都没用江大福操心。
县里谁不知道江大福那就是个点石成金的能手。
人家不光帮他们县里不少的厂子摆脱了积压贫困的问题。
而且由江大福带头做示范作用,不少厂子破产重组之后都焕发了新的生机。
尤其江大福身后和省里的经贸委的局长那都是铁关系。
江大福那可是先进个人企业家。
于是这个年就在他们坐着小轿车,开着大卡车回乡了。
年货准备了一大车,主要是这么几大家的人回去都得吃吃喝喝。
蔬菜水果,粮食啥的不用说,全都是江小小空间出品。
也就是肉食等等一些副食品需要买。
可是就算这些副食品他们也没机会买,主要省里面人家专门有人过来给他们送年货。
新鲜的特供蔬菜水果,肉类,蛋类,鱼类。
连水果糖,瓜子,花生都准备的齐全,一样没少。
省里送了,县里面绝对不会不送。
县委领导特意给江大福送了,那些曾经得到江大福实惠的厂子厂领导自然得来拜会一下。
你想他一个人得收多少份儿。
你一份儿,我一份儿。
一下子就堆了一车。
这一车的东西拉回去,他们都不一定能吃的完。
不过江大福说了吃不完也得拉回去,放在县里没人吃。
县里除了他和老三,老四以外。
其他人都不在县里,自己媳妇儿带着闺女在省城。
老二也在省城,老大在村儿里。
县城就他们父子仨才能吃了多少啊,吃不了这些东西迟早得换,有一些东西根本就放不住。
干脆还不如就直接拿回村里,还能送了亲戚朋友当过节的走礼。
果不其然,他们这浩浩荡荡的架势,回到村里早就让村里人震惊。
谁也没有想到江大福不当生产队长之后居然变了个样子。
江家也跟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都知道江家老大出息了。
人家鱼塘养的鱼,可是挣了不老少钱,可是谁能知道江家其他几个儿子居然也这么有出息。
尤其是江大福的那辆小轿车,没把村里人稀罕死,开回他们家门口。
不少人围观,而且上来得摸两把。
更重要的是江大福大方呀!
凡是来家里串门儿的瓜子,花生,糖果,那就不间断的供应。
他们家大冬天的院子里支了好几个桌子,圆桌,凳子都是跟邻居借的。
桌子上摆着瓜子,花生,糖果,还摆着香烟和茶水。
方便串门儿的人来了这里坐着聊天。
大冬天的屋子外面冷,所以外面生了火盆儿。
当然江大福肯定不陪坐在院子里的客人。
不是瞧不上人,年纪大的也不能让人家坐在院儿里,院儿里基本上都是关系比较疏远,也就是个点头之交的村里人。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也不好意思进屋去,让别人觉得他们是上赶着来占便宜。
所以都在屋子外面,兄弟几个在屋外招呼他们。
基本上抽颗烟,嗑点儿瓜子,抓把糖也就意思意思就回家。
基本上有一些重要的年纪大的客人都在屋里,他们家堂屋隔壁的屋全都挤得满满的。
江小小跟着江秀敏和两个姐姐回了他们自己家。
屋子早就已经收拾干净了。
大舅舅在还能少了收拾屋子,屋子收拾干净。
火炕都给他们早早就烧了起来,所以进屋一点儿都没觉得不舒服。
江小小这会儿长得跟个五岁孩子一样,个头那么高,在一众小孩儿当中非常显眼。
两个姐姐也长高了,江瑶瑶和江淼淼。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