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队与澳大利亚僵持了20多分钟后,上半场即将结束时,第44分钟,江小林自己带球突破。
他用速度过掉第一个对手后,准备用油炸丸子过第二个对手。
本来他是要成功的,突破过去就能进入禁区,射门和进球几率就能大大增加。
没想到,即将被他突破过去的澳大利亚后卫米利甘直接伸手死死的拉住了江小林。
江小林前冲的惯性和对手后拉的力量,让江小林顿时仰天栽倒下去。
尖锐的哨声响起,主裁判冲过来给了米利甘一张黄牌,然后给了华国队一个禁区前沿偏右的任意球。
这个任意球距离大禁区线有点近,距离球门大约也就二十二三米的样子,如果不会打弧线的话,肯定是打不进去的。
除非运气爆棚能打穿人墙。
把希望寄托在人墙出现缝隙是不靠谱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打弧线任意球攻门。
主罚这个任意球的自然还是江小林。
他可是将自己的弧线技能属性已经加到18点了。
这个程度的“弧线”技能,已经可以让江小林保证能打出弧线来,只是对弧线的程度还不能精确掌握罢了。
比如打近角的话,射门角度靠外一点,而弧度不够,就有可能偏出立柱。
而射门角度靠内一点,而弧度又过于大,则会兜到门框中路去,那简直是送到守门员怀里去。
因此,对弧线程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弧线”属性只有18点的江小林还做不到十分完美。
但有个词叫临产发挥。
如果临场状态发挥得好的话,18点的属性又足以让江小林准确的控制落点,将球绕过人墙送进对手的球门死角。
因此,主裁判吹响可以罚球的哨声后,江小林都没有动,而是停顿了两三秒,又查看了一下罚球点和人墙的站位、守门员的位置等等,然后才开始助跑。
五步助跑后,江小林左脚立定,右脚狠狠的抽在皮球中下部,然后横着一拉,皮球腾空而起,从人墙右侧飞了过去。
人墙最右边的澳大利亚球员奋力的伸长脖子想要顶到球解围,但皮球还是擦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没有被他碰到。
皮球越过人墙后,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向球门门框范围内拐去。
本来站在球门远端的守门员维拉斐预判出了江小林这次任意球的攻门地点在近角,所以江小林触球前他就已经开始移动了。
等看到球路果然是奔着近角而去的时候,维拉斐心里激动了一下,认为自己判断对了对方攻门的方向,有很大的希望将球扑出去。
哪料到,江小林这脚任意球罚的质量实在太高了。
这球不仅是刚好擦着人墙的头皮飞了过来,而且弧度也刚好绕进门框范围,高度又刚好落在横梁下沿。
最后大家看到的结果就是,江小林这脚任意球在兜了一个弧线后,几乎是擦着近端横梁和立柱的交叉点钻进球门的。
这几乎是一次理论上的死角射门。
维拉斐尽管判断对了方向,但他是从远角跑过来进行扑救的,无法原地起跳。
因此,最后他没能够到皮球飞行的高度,只能看着球从他手掌上方贴着死角钻进了球门。
上半场第44分钟,江小林打进一粒直接任意球上演梅开二度,并帮助华国队2-1再次领先澳大利亚。
国视体育频道的解说员顿时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兴奋的大声喊道:
“漂亮!”
“球进了!”
“江小林打进了一个漂亮的直接任意球!”
“这球力量、速度、角度全部完美,无可挑剔!”
“以前说江小林不会打弧线球、不会罚任意球的说法可以歇歇了!”
“江小林又梅开二度了!”
“对阵澳大利亚这样的强敌,难道江小林也能上演帽子戏法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来友谊赛球迷们庆祝得并不是很激烈的,前两场友谊赛大家就是这样。
但这粒漂亮的任意球引爆了球场,全场数万观众全部站起来为江小林鼓掌欢呼。
如果江小林能保持这样的任意球罚球水准,那到了奥运赛场上岂不是只要有任意球,江小林就能威胁对方的球门?
现代足球,定位球可是一种很重要的得分手段。特别是对华国队这样的弱旅来说,更是可以成为得分的利器、杀手锏。
也就怪不得所有人都兴奋的热情欢呼了。
不仅是因为这球进得漂亮,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