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要照这样,咱们一个月差不多能挣2000块钱。”
吴玉莲有点儿激动,虽然这点儿钱和以后自己办公司挣的钱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的毛。
可是在这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虽然辛苦,但是挣第一桶金总是让人感觉有点儿激动。
“是啊,一个月2000块钱,那可不是少数了,等攒上一年。
咱说不定能在附近找个房子然后开个饭店。
不一定非买在街面儿上的那些门面,找个犄角旮旯里也能买。
反正火锅这个招牌挂出来肯定会吸引不少人。”
老太太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个县城他们看过了,反正绝对没有火锅。
三个人都信心满满。
等到第二天去做生意就不用说了,顺风顺水这头三天的效应过去之后买的人们依然是络绎不绝。
哪怕是他们已经回归到三毛钱一根儿,五毛钱两根儿麻花,可是买的人那还是源源不绝。
一个礼拜的生意做下来。
唐德里到了晚上下班儿也会有时候过来帮忙,一方面是舍不得自己媳妇儿和老娘老爹受苦。
另外一方面,最近厂子里那些设备零件改装他都已经做完了,所以暂时处于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
有这个时间,唐德里自然会来帮助家人做生意。
厂里就算改革创新,目前也没资金调整生产线,那还需要向上级领导打报告申请批资金。
不是唐德里简简单单一个想法,一个主意,一句话就能直接变现为现实。
有很多东西得一步一个脚印儿来,首先就是第一批这个螺丝得给人家交付了合同,把钱拿到手,创造了利润。
收到了外汇这么一大笔资金才好跟市里打报告。
稳扎稳打才能有好结果。
纵然唐德里心里有100个点子,这会儿一个都无法付诸现实。
一个礼拜的生意非常好,生意不光并不简单,反而来买的人还很多。
主要是这年头没有啥好吃的东西。
那百货商店里卖的不是槽子糕,就是饼干,还有江米条儿之类的,或者是桃酥点心。
但是像这种面包,蛋糕之类的还真不多。
大城市肯定有,但是对于他们这种小县城来说,还真属于市场购买。
生意很好,眼瞅着才一个礼拜的功夫就挣了400多块,一家人都很开心。
可是等到他们今天晚上推着车子出摊儿的时候才发现。
原本的摊位被人占了。
原来他们的摊位上现在多了一对夫妻,这一对夫妻一看还挺眼熟。
是原来旁边卖打饼子的那一家。
这也是一对小夫妻,显然脑子灵活,这会儿占了他们的位置。
并且也改换了手里的家伙式。
架起了油锅看那材料,而且做出来的东西居然和他们的麻花儿几乎一样。
年轻的女人还热闹的吆喝着。
“蜂蜜大麻花儿,百年传承。
快来买呀,一块钱六根儿。”
果然听到声音,闻到味道,不少人都涌了过去,
“哎呦,怎么今天这麻花便宜了?”
“我不是听说一块钱五根儿,那就是最便宜的时候嘛。
居然还有一块钱六根的。”
“对呀,我们搞活动一块钱六根儿。”
一群人举着钱围了过去,人们都是从众心理,尤其是贪图小便宜。
果然不大一会儿功夫,摊子跟前挤的水泄不通,人们都争着抢着上去买麻花。
吴玉莲心情有点儿糟糕,他们只好另外找了个地方。
不过吴玉莲心情再糟糕,也知道人们这种模仿能力是很快的,国人都是这样,无论是啥什么都能模仿出来。
这种情况自己预想到,但是没有预想到这么快而已。
本来以为一个月之后才有人跟风,没想到一个礼拜就有人脑子灵活开始这么做。
毕竟蜂蜜大麻花儿没啥技术含量,人家打饼子的敢改行,自然是这玩意儿也琢磨出来了。
果然今天晚上他们摊位上买麻花的人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冷冷清清,准备的材料也没有卖光,很多人一听说他们的麻花价格都改了主意。
到最后天黑收摊子,还剩了差不多2/3的材料没有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