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也想过招工,可是贴出去招工启事这都多长时间,根本没人来问。”
吴玉莲也知道他们也心急,可是没办法,不知道为啥贴出去招工启事居然没有人问津。
“阿姨,咱们县里的工厂多,一般人家都愿意去厂里当正式工。
所以小饭店招人的话一般也没人愿意来。
而村儿里那些找不到干的人基本上又不知道这里有招工的地方。
所以信息产生误差。”
“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可以替您去村里找几个来。
其实村里想出来干活儿挣钱的人不少,而且又勤劳又能干,但是大多数他们都没有这种门路。”
听了李小月的话,吴玉莲点点头,
“行啊,那等哪一天你叔叔休息的时候,让他骑自行车带你一块儿去。
跟上两个人主要是怕你去了村里有啥危险。”
李小月很感激。
吴玉莲和唐德里两口子对自己很好。
并不因为借给了自己1000块钱,拿自己当成家里的长工一样使唤。
反而对待自己和唐笑笑一样的态度。
受到尊重的李小月更觉得吴玉莲和唐德里两口子人品贵重。
第二天唐德里休息,叫了刘大壮带了两个人和自己一块儿骑自行车跟着李小月去了他们村儿。
李小月他们也是村儿,但是他们是县城边儿上的村子,离得很近。
李小月他们进村儿直接就去了大队,上到了大队上,喇叭一喊,村里人就知道有啥事儿。
一听说是招服务员,村儿里不少人家都跑到了大队部。
尤其是家里有女娃子的,这女娃子要是出去能挣上钱,一个月能挣十块钱也能贴补家里。
结果没成想招工的人反而看到了李小月,不少人都有点儿议论纷纷。
李家的事情谁不知道啊 !
李家重男轻女,为了大儿子能结婚,到处宣扬的说二女儿已经被嫁了出去。
听说是说给了县里一家姓刘的人家男方家年纪虽然大。
听说给的彩礼可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那可又大几百块钱。
可是前一阵子又听说这婚事给黄了。
好像是李家的这大闺女居然和家里断了关系,死都不嫁,而且花1000块钱买断了和李家的关系。
这事儿他们咋知道?
当然是李家的那个女人,杨昭娣是个碎嘴子。
难免会在言语当中带出来说自家闺女虽然断绝关系,但是这1000块钱足够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儿绝对没啥问题。
而且还当成一件光荣的事情四处跟村里人说。
村里人其实也羡慕自家闺女养这么大能换1000块钱肯定是觉得值。
也有那人家看不起杨招娣。
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居然为了儿子就这样断绝关系,有点儿太狠心,但是不管咋说,这事情大家都知道。
这会儿看到李小月难免大家都有些惊讶。
李家的这闺女不是断绝关系了吗?咋又回村儿来招人?
有相熟的街坊急忙上去问道。
“小月,你咋回来了?
你不是……”
李小月虽然才短短十几天的功夫早已经蜕变的不一样。
因为这段日子在火锅店里工作,接触的人多,招待的客人多。
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有拓展,再不是以前那个和别人说两句话就会脸红的李小月。
“婶子,我这不是是帮县里的一家火锅店过来招工,想招几个服务员。
我记得你家二妞,大妞都在家里种地呢。
想不想去火锅店当服务员?一个月工资有30块钱,而且还有提成,饭店里还包吃包住。”
李小月提起的大妞,二妞都是早早就辍学。
村里女孩子学历像自己这么高的,就自己这么一个其他的女孩子大多数上完小学家里就再也不会供了。
婶子一听有点儿犹豫,主要是一天工资这么高。
去县里上班儿倒是没啥,可是这家里的活儿谁干呀?
最重要的是怕自家大妞,二妞和李小月靠的近了,也跟李小月学习以后跟家里断绝关系,那咋地?
不自在的摆摆手,
“不用了,不用了,大妞,二妞在家里干活儿就行。
那县里离得远,回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