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一穿,确实不错。
俩人整了两双,利索付钱。
先支付几张侨汇券,营业员把上面的购货券剪下来,江弦又掏了92块人民币。
侨汇券就是这样用的,只是购买凭证,还得额外付钱。
又去到交家电经营部,这儿主要是销售进口录像机和彩色电视机。
江弦一眼看中一台松下的彩色电视机,抬眼问道,“这个多大?”
“16英寸。”
咝。
朱琳扯了扯江弦的袖子,有点儿紧张。
这也太大了!
尺寸都快赶上你了!
“大一点儿看的才清楚嘛,小电视把眼睛都熬坏了。”江弦这会儿也不在乎这仨瓜俩枣。
“多少钱?”
“760块。”
江弦利索付钱。
就这么点儿钱,给蔺兴汉多写两集电视剧都挣回来了。
抱上电视,江弦又看中了一块儿瑞士进口的帝舵手表。
“这块手表多少钱?”朱琳问了一句。
“1500块。”营业员热情的回答。
咝。朱琳吓了一跳。
这会儿一块儿上海精钢表,也就200多块啊,就别说表了,就他们刚买的那台松下大彩电也没这么贵啊。
“你觉得怎么样?”她小声问。
“我听你的。”江弦笑着回答。
朱琳脸一烫,“你既然喜欢,那就买一块吧。”
一块儿帝舵可不光花了1500块人民币,还花了快300张购货券。
京城商业局发行的一张侨汇券上有10张购货券,三百张也就是近30张侨汇券。
江弦把原来的精钢手表摘下来,让营业员帮他收好,再把这块儿帝舵往手腕儿上一戴。
“好看么?”
朱琳杏眸闪烁,攥着他手腕打量几眼,“当然好看了,这么贵呢,而且你那么喜欢。”
“媳妇给买的,我当然喜欢。”
一通消费,余额仍旧还剩四万多,满满的安全感。
本来都准备走了,在江弦的坚持下,夫妻俩又去药材柜台。
“有虎骨酒么?”江弦问了一嘴。
“有啊有啊。”营业员点点头,拿出几瓶藤筐装的,“这是咱们五十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同仁堂乐家老铺的虎骨酒,没多少存货了,您买一瓶就少一瓶。”
“喝这个有什么用啊?”朱琳小心的问了一句。
营业员面色红润的介绍,“咱们这个酒,那都是历代的王侯贵族喝的,您买回去每天喝上一点儿,壮筋骨、强腰肾、祛风寒。”
“强腰肾?!”朱琳瞳孔放大,惊恐的捂住小嘴。
江弦精神一振,大手一挥。
“全包起来!”
他不光听说过82年的拉菲,还听说过82年的同仁堂李时珍虎骨酒,后世酒圈里头几万一瓶,有价无市。
他这五十年代的同仁堂虎骨酒,放酒圈那得几十万一瓶了,关键是您有钱买不着,葡萄酒年年产,虎骨酒喝一瓶少一瓶。
“一瓶多少钱?”
“哎呀,这个不便宜呢,都是用的真老虎,一瓶400块。”
江弦皱了皱眉,“你们有多少库存。”
“就七八十瓶了。”
刚才还大言不惭要全包起来的江弦声音顿时变小许多。
“买十瓶怎么样?”他和朱琳商量。
“十瓶那也是四千块啊,四千块全买酒喝?”
“这不是图个健康嘛。”
俩人商量一会儿,决定买下十瓶。
营业员都乐疯了,平时哪有人买这玩意儿呐!
“你这是真虎骨酒吧?”江弦确认道。
“您就放心吧,绝对真。”
江弦也是多余这一问。
80年代的他还怀疑造假,50年代他就不怀疑了。
有调查统计,光1956年,全国收上来两千张虎皮。
再者又说,这可是华侨商店,坑谁也不能坑侨眷呐,国家外汇就靠这帮人往上顶呢。
4万块的余额又倒退到了3万多,俩人这波消费了有七千块,外带七十多张侨汇券的购物券。
三百张侨汇券,粮票够吃,购物券不太够花。
华侨商店负责运送,虎坊路15号同一幢楼的邻居们立马被这浩大阵仗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