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前不久还打过几仗,为此赵王还封锁了两地间的贸易,现在又是修路,又是送飞舟,转变之快,让卫渊有些不适应。
李澄风只是道:“听说这是仙祖的意思,其它的我就都不知道了。你需不需要士卒?我的部队也可以供你调遣。”
卫渊笑道:“你攒点家底不容易,现在我这边局面很被动,伤亡很大,你还是不要来参与了。想给我帮忙的话,多送点流民过来吧。”
李澄风奇道:“你还要人?”
“当然,越多越好。”
李澄风思索了一下,道:“左近一带的流民基本上都搜罗光了,需要从赵境里面转运。数量上可能不太多。”
卫渊也知道情况,便提议让李澄风组建一支商队,效仿卫渊在西晋的做法,沿途设置大小驿站,这样可以将收拢流民的范围从千里以内扩展到最远五千里。
和李澄风议定了流民的价格后,卫渊就将这位心满意足的四王子送走。两艘飞舟则是已经驶进了青冥,停放在边境,等候青冥的人过来交接。
来自赵国的支援不多,却相当实用。卫渊不缺金银粮草,现在也不缺战士壮丁,就缺能够大量快速转运物资的飞舟。青冥现在工矿业产能巨大,运输量比同等面积的州郡大了上百倍,运输工具就成了主要瓶颈。
这两艘飞舟出动一次,就能令十万人的军团持续战斗数日,十分关键。
李澄风刚走,清河宋崔的使者又到了。
此次崔家带过来一张清单,上面列明了崔家手中的数块界石,供卫渊挑选。
同时崔家开始履行承诺派来了一艘巨型飞舟,一口气运过来十名法相和三百道基,以及三千人的精锐部队。
这几千人就是崔家将要建城的核心。而在建城之前,他们将会编成一支军团,受卫渊指挥,与巫族作战。
崔家此次的使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修士,已是法相圆满。此人颇为直率豪爽,直言崔家可以接受一成的阵亡,三成的受伤。
同时这些人已经备齐了自用的军需物资。这只是先导部队,后续宋崔还将陆续派人过来,合计二十万的部队,七十万随军家属以及工匠。
最⊥新⊥小⊥说⊥在⊥⊥⊥首⊥发!
清河宋崔果然是大手笔,一口气就派了上百万人过来建城,显然这些年憋得狠了,说什么也要抓住这块飞地。
卫渊准备让宋崔建城的地方在青冥西部偏南,计一万两里以外。那里和李治的镇山界域比较近,双方也可以守望相助。同时崔家往南可以攻打山民,向西向北可以征讨巫族正是用兵之地。
崔家对于这个距离显得有些吃惊,这位法相老修显然很有见识城府,当下只是深深地看了卫渊一眼,并未多言,但多半已经猜到了青冥未来潜在的覆盖范围。
卫渊也不说破,商定了将来会给崔家此城全方位的支持,而作为回报,崔家会将新城三成的利益归属于卫渊。同时卫渊也可以在城中驻军。
老实说,崔家提出的这些优厚条件卫渊都有些没有想到。此事一旦议定,青冥相当于与宋崔实质结盟,得一强力外援。
当下双方开始商议细节,进展十分顺利,一个下午就将细节讨论得七七八八,然后草拟协约,就可以签署了。
崔家将会以仙祖的名义直接签署,青冥则是由卫渊亲签,但崔家特别要求下,加上了张生、玄月真君作保。
清河宋崔一动,各个原本还在观望的世家也全都动了。徐家、纪赵崔家率先抵达,送来了私军若干,且各赠飞舟一艘。
宝家距离遥远,来得晚了些,但直接送了艘可装五百万石的大型飞舟。宝家来的是宝树,他并未多言,只是拍拍卫渊的肩。
宝树虽未明说,但言外之意十分明显,这是宝芸的嫁妆,你小子看着办。
各家合计还派了三十万私军过来支援,力度相当到位。
没过多久,汤使钦差又至,认为卫渊抵御异族有功,理应加封。
那日钦差到来阵势浩大。奢华飞舟上朱红豁然洞开,烟雾缭绕当中,走出几名华服内监。一位身着绯红蟒袍的钦差从中而出,手捧黄绫卷轴,疾步踏过玉阶,来到众人面前。
“圣旨到——”
人群如浪般分开,卫渊居于其中,端正神色,微微躬身。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节度使卫渊,公忠体国,夙夜匪懈,抵御外族,功勋卓著……特晋封尔为正二品青阳节度使,加封镇西将军,加封定远伯。”
此言一出,顿时哗然。
这一系列封赏虽然没什么实质内容,但却让卫渊从此变成大汤名正言顺的封疆重臣,有了大义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