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今山东东阿南。
刘邦命人在那里修了一座豪华墓地,命名为“项羽墓”。
据说落棺那天,刘邦哭成了泪人,一个劲地叨叨“哥哥没照顾好弟弟。”
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刘邦这样做是为了收买人心,表明自己是正义一方,不计较项羽过去做了什么。
我爆料一下刘邦干的事,当刘邦听到项羽死后,他大摆宴席大吃大喝了三天,以示庆祝。
刘邦的表演真是绝了,不拿奥斯卡奖都冤枉!
落棺祭祀后,刘邦洒泪而去。
……
安葬了项羽,刘邦率军来到了定陶。
汉初的定陶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定陶在春秋时期是曹国的国都,秦时设定陶县。
有一日,张良建议刘邦收回韩信的军权,然后再收回韩信的齐王印,另封其为楚王。
刘邦不解问:“韩信是三军元帅,为何这时收回军权?还有韩信本是齐王,为何收齐立楚呢?”
张良解释道:“大王,战争时期可以赋予将军无上的权力,这无可厚非。
等消灭了敌人,没有了打击目标,这些武人就有可能闹事。
因为没有敌人可攻击,就意味着升迁走到了顶端,将军或者武人造反的概率大大提升。”
“子房解释的这个着问题我明白了,莫非这就叫狡兔死走狗烹吗?”刘邦道。
“汉王,话不能说的这么难听,我们并没把韩信烹杀!只是收回军权。”
“懂了,请解释下一个问题。”刘邦催促道。
“汉王,韩信这个齐王做的不明不白,是他强行请王的,不能开这先例,收其齐王是警示其他将领效仿。”
刘邦插话道:“你说的对,当时我听他请假齐王发火了!
是你提醒我才没惊动韩信,现在不怕韩信了,反正项羽已经死去。”
张良没答腔,继续说道:“收回韩信齐王印,再加封其为楚王,是大王行使国家权力,让韩信明白谁说了算。
另外楚地比较混乱,韩信是楚人,楚人治楚比较合情合理。韩信能在家乡扬名立万,也是他所愿的场景。”
刘邦深深佩服张良的智慧,每件事都考虑到非常周到。
既满足了韩信虚荣心,又为他增加了负担。
“子房,就依你的意思,我让有司去准备楚王大印。”刘邦道。
……
韩信的军权被收回,刘邦的解释是战争结束了,国家不再打仗,要转型发展生产。
军权暂时由朝廷保管,特殊情况再授予韩将军指挥权。
韩信说不出其他,毕竟国家军队是人家老刘家的。
韩信收到楚王印的同时,他的齐王印就被朝廷收回了。
韩信虽有不舍,一想我治理家乡也不错,心情豁然开朗。
刘邦委任状是这样写的:“加封韩信为楚王,辖地包括泗水、东海、薛郡等五郡。
我解释一下,“韩信的辖区大致涵盖今天的江苏、安徽和山东交界等地区。”
韩信的都城设在下邳,下邳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境内。
韩信的所有辖地,是项羽时控制的核心区域。可以这样认为,韩信代替了项羽成了新楚王。
想到这一层,韩信对刘邦的封赏十分满意。
这就是张良高明之处,既限制了韩信权力,又没让韩信有所警觉。
韩信也是聪明人,心想:“刘邦对我封赏,趁此机会我巴结一下刘邦,为将来和他搞好关系打高基础。”
韩信说做就做,于是联合周勃、灌婴、樊哙、萧何等一批文臣武将,上书请求刘邦称帝。
刘邦当皇帝时,还没有更多的君王称帝的先例。在刘邦之前称帝的不过两人,秦始皇和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
没有更多先例可参考,不妨碍韩信等人自创一场称帝大戏。
面对韩信等文臣武将的恭请,刘邦扭扭作态“三请三辞”,一个劲地说我能力不足,当皇帝应该由贤明之人,我难以胜任等等。
大家伙都知道刘邦在虚伪表演,也没人戳穿,也没人敢戳穿!
就是这么虚伪恶心人,但是古人必须有这一程序和过程。
刘邦的“三请三辞”可以说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傻子才不想当皇帝呢?刘邦不想当皇帝,为何他与项羽死磕了四年之久?他真不想当皇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