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就是你们星城的补课费应该不会很贵吧?”
“不贵,不贵,我打听过了,专业的全科家教三个小时收费才六百块,我让他打个折,他说如果八次以上的话,可以五百块。我觉得以我的水平,补个八次应该差不多就能追上耽误的进度了。”
群里有八位师兄,所以正好需要补八次,这简直太合理了。
而且小师弟很贴心,还主动跟家教老师谈价格,打了个超大折扣。
秦镜儒觉得他必要带个头了,毕竟乔喻是真把他的论文从头到尾都认真批阅了一遍,这是在点他呢!而且说起来,这个价格是真不贵,起码他负担的起。
于是秦镜儒干脆的在群里说道:“咱们当师兄的打扰了小弟的学习时间,这课时费的确应该出。这样,小师弟,我先赞助你请一次家教的补课费用。”
发完,秦镜儒便直接在群里发起了一个转账,选择了乔喻的名字,直接把五百块转了过去。
“谢谢秦师兄,未来我也跟师兄一样上了心仪的大学,必当涌泉相报。”一句话,后面还跟着三个拱手的表情。随后他发的转账被收了。
好吧,秦镜儒转了五百块后,心里竟然还舒坦了许多。哎,早知道这家伙是这样的人,他应该刚才早点私发的。
说实话,对于余江大学的研究生来说也没谁会缺那几百块钱。
毕竟真要家里缺钱的学生,大都本科便选择直接就业了。
起码据秦镜儒的了解跟他关系不错的师兄弟,家境都是不错的。不说特别富裕,起码也属于中产。
而且几个师兄弟大都还是能拿到奖学金的跟各种补助,而且薛导经常还会给他们分配些诸如阅卷的任务,这些也都是有钱拿的。薛松或许要求严格了些,但在给补助这块还真没得说。
具体无法细说,但起码比他们知道的大多数同校导师都要良心。
所以当他率先把钱转了过去之后,群里也纷纷开始转账,很快八个人都转账完毕。
“各位师兄,我都加你们好友了,这是我的邮箱qiaoyu2009@xxx.,请各位师兄尽快把论文发来,让我有机会能向各位师兄们学习还没来得及接触的数学思想,再次谢谢各位师兄的无私帮助!”
“这小子,还真特么够虚伪啊!”看到这条消息,秦镜儒实在忍不住感慨了句。
……
乔喻感觉他亏了。
这种大锅饭式的收费方式不太对。
有些师兄的论文,其实看着还是不错的,即便文章内容本身感觉没什么营养,感觉很水,跟老薛之前给他发的那些参考论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但起码基本论文规范都挺到位,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应该就能达到老薛的要求。
但也有些师兄的论文,那就真叫一个惨不忍睹。
还真就是好看的论文千篇一律,糟糕的论文各有千秋。
这些师兄他只收五百,是真的亏大了。
比如明明就有很多文献管理工具,但就有师兄引用个文献都特么能出错的,这他能找谁说理去?
于是本来准备放松的国庆假期,他就都忙于给师兄们的论文提各种意见去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
起码乔喻深刻理解到了,当一位负责任的导师有多痛苦。
并坚定了以后他如果真成了大教授,收学生的时候,绝对要宁缺毋滥的决心。就是一个学生都收不上来,显得很没面子,也绝对不要那种达不到要求,只想浑水摸鱼拿个文凭的学生。
还好在这些作业论文都不属于那种需要大篇幅去论证的大论文,唯一麻烦的是在修改这些论文前,他需要先去阅读许多文献,既包括了论文里引用的文献,以及老薛之前提供他这些正牌学生的一系列资料。
甚至还会阅读一些引用的文献中引用的文献。
对于乔喻来说,这些阅读过程,也的确加深了他对数学方面的理解。
大半个十月高强度的阅读,提升了知识广度的同时,乔喻发现了一个让他觉得挺尴尬的现实。绝大部分中文文献中所用到的数学工具都是国外数学家率先发现的。
国内绝大部分数学方面的所谓开拓工作,都是对已有数学工具的延升或者说拓展。乔喻几乎没看到能让他眼睛一亮的新数学工具或者说数学思想。
起码在这个十月他所接触到的这些文献,基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