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就直接丢垃圾桶了。
“嗯……那如果推迟发论文呢?”乔喻想了想问道。
“论文可以推迟,但明天的会议可不能推迟。这么说吧,明天的会议上在台下听你做报告的就有IMO组委会的专家跟评委们,还可能会有许多国家的IMO领队教授,你猜他们在明天演讲台上看到你后,七月再次看到你在IMO赛场上会是什么感觉?
反正如果我也是某位领队的话,我是一定会产生些疑问的。而且你也为IMO的评委们想想,让他们监考你参加比赛。嗯,说实话,如果你一定要有这个执念想要参加IMO的话,我也许可以推荐你去当这届IMO的评委。”
乔喻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等到时候先去了再说吧,反正我们有候补队员的。”
简单的聊了些关于IMO的话题,便已经来到了餐厅。
其实中午吃饭时间已经过了,不过这里的生活习惯跟华夏有明显的不同,那些大佬教授们明显并不在乎午餐,习惯吃了些三明治、烤肉之类的东西。
大家的话题也换成了关于乔喻对于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补全证明方法。
局部-全局一致性修正算子的方法,借用了高阶同调跟局部-全局相容性理论的一些基本结果,并利用了同态空间HOM基础性质,特别是局部跟全局系统之间的同态映射来解决问题,的确属于一种全新的思路。
表现最活跃的大概要属丹尼斯跟舒尔茨了。
用舒尔茨的话说就是:“我一直认为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全貌远未被揭示,但毫无疑问乔喻的这个方案让我们更接近了它的真正本质。这样的工作,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就,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思维方式。”
至于丹尼斯的评价更为简单:“是的,这实在是令人振奋。”
当然还有些潜台词,两人都没说,因为大家都知道。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六岁少年的洞见。
所有参会的教授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到山姆跟弗兰克两位教授。
当然提了也没用,学术的世界所展现的温情脉脉往往都是假象。
只是本该兴高采烈的乔喻情绪着实不高。
去澳洲拿一枚IMO金牌,是他之前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必须完成的目标,现在却可能因为人为干预的原因,拿不到这枚奖牌,让他的心情颇为复杂。
不过往好处想想,也许是皮埃尔·德里尼教授危言耸听了。或许他把那些领队都想的太坏了……
毕竟IMO是团队赛,一枚金牌其实并不能决定最终的团队赛结果。
算了……不想了!
事情都到这一步了,总不能会议上不做报告吧?
孰轻孰重,乔喻还是分得清的。
……
潘敬元是下午跟着华清几位教授一起来到酒店的。
飞机降落有网之后,潘敬元就收到了丹尼斯教授给他发来的消息。并第一时间给丹尼斯回了电话。
来到酒店办理好入住后,潘敬元又第一时间在酒店房间里找到了丹尼斯。
“乔喻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法?”一见面,潘敬元便开口问道。
“是的,我说过,他是个神奇的华夏少年。”丹尼斯点了点头。
“有详细过程吗?”
“当然,上午的研讨会,他已经跟组委会的评审委员会详细解释过了。但我觉得再转述一遍对乔喻并不公平,但你明天就能听到他的想法。所以,等上一天吧。”丹尼斯摊了摊手说道。
“明天?”潘敬元微微一愣,很疑惑,问道:“但我记得乔喻的报告会应该是大会第二天上午。”
“是的,原本是这样。但已经改了。组委会跟舒尔茨教授会出面说服Shigeru Mukai教授,将会议开场报告的机会让给乔喻。这得到了现场组委会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当然也包括我的认可。”
好吧,丹尼斯最后这句“我的认可”并不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许多人不知道事实上这次大会本来做开场报告的会是他才对。
随后丹尼斯又笑着说道:“所以明天的开场报告,乔喻大概会用十五分钟时间,简单解释关于共轭脊状奇异点,并用接下来的时间告诉大家他是如何解决局部-全局的统一性问题,并修正Ambidexterity定理。”
“会议开场报告?”潘敬元愕然,随后不禁有些羡慕。
毕竟到目前为止他都还没有在这种世界性的学术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