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留下,什么魏国人才库,韩国的张良和韩非,齐国稷下学宫,楚国不服周之类的。
唯有燕国,八百年来一共就只有这么两件大事。
一件事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筑黄金台招贤,另一件事就是更有名的荆轲刺秦。
对,没错,无论这件事的定义是好是坏,后人是赞扬是讨厌,悲壮的盛名还被安到了卫国的荆轲身上,燕国愣是一点儿好名声都没捞到,后人评说燕丹都说他很蠢。
当然,他爹也蠢。
而如今,因为某些蝴蝶效应,连荆轲刺秦这个典故都没有了,让燕国本就浅薄的历史更加雪上加霜。
即使这些年来燕国被秦国采取钝刀子割肉的方法割去不少土地,但疆域还是很大。
这样宽阔的一片片土地,能种出来多少粮食啊。
军队即将兵临蓟城时,王贲脑子里突然不受控制地冒出了这个想法。
随即他又很快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全部甩走,燕地寒冷,每年冬天冻死的人数不胜数,并不适合种植水稻。
因此这里地广人稀,特产也只是些平平无奇的鱼盐枣栗,除此之外,最北方的燕人还学会了戎狄那一套,牧羊放牛,以此为生。
若是姜珂知道了王贲的想法,肯定会恨铁不成钢地吐槽上一句王贲你糊涂啊!
此次攻燕之战,军营中有一位名叫王谨的勇士,从姓氏就能看出来,目前爵位为不更,他的家族和王贲有些亲缘关系,但这完全是靠他在战场上的勇猛作战而得来的,王贲对他并没有任何特殊关照,甚至什伍间都不知道王瑾和王贲之间的关系。
王瑾年纪尚轻,但他很勇猛,而且天生神力,身手灵活,因此在攻燕之战时他每次都是先登营中最先登上城墙的那一批,此次也不例外,在距离蓟城还有很远的地方,就已经跃跃欲试准备进攻了。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
因为秦国的大军刚走到距离蓟城城门还有数公里距离的时候,蓟城大门居然毫无预兆地……打开了?
而且抬眼望去,城楼之上并没有任何弓弩手,弓箭手等试图趁机偷袭。
王贲:?
王贲一头雾水。
我这不会是碰上姜珂口中的空城计了吧?
他正疑惑着呢,突然有人从城门之中走出,他披散着头发,一身红衣,举着一张红色旗帜,手中拿着蓟城的地图和降书,跪在秦军面前,表示投降。
燕国崇尚水德,旗帜颜色为蓝色,这人选择和蓝色相反的颜色,真可谓是将姿态放到了最低。
“燕人愿降,请将军大发慈悲,莫要毁我宗庙,杀我黔首,坏我庄稼,燕公子璜当多谢秦王恩德。”
王贲:……?
我还没打呢,就这么投降了?
虽然王贲不知道蓟城中到底发生了何事,但他有预感,这事一定和自家的治粟内史有关。
王谨:我的先登之功啊……
无碍无碍,他心中这样安慰自己,日后功打齐国,我一样也能当最勇猛的先登兵。
作者有话要说
蓟城,就是现在的北京
举白旗这个典故来自秦三世子婴,因为秦国崇黑色,白色相当于是最低姿态了
历史上齐桓公帮燕国把那些北方部落打跑了之后,燕国国君为了感谢齐桓公,亲自送齐桓公回国,送到了齐国境内。齐桓公说我们这样于理不合呀,国君是不能在别人的国家送人的。
燕国国君就说但是我真的特别感谢你,这可怎么办呀?
齐桓公就说那我把你走过界了的这块地送给你。这样不这块土地就相当于是你的国家了吗,咱们这样也合乎情理。
然后他就真把自己国家的这块儿地送给了燕国国君。
四月初,秦国各地基本征兵完毕,十五万大军集结北上攻打燕国,因为实力过于悬殊,所以各地将士们聚在一起,厉兵秣马,擐甲执锐,气势磅礴地准备迎接这场战争的胜利。
甚至还有人担心在这次战争中抢不到燕国士兵的人头,得不到爵位和土地,回家之后被妻和父母嫌弃。
出征前夕,姜珂设筵席邀请了本次攻燕的主将王贲和副将李信。
王贲和姜珂虽不陌生,但也并未熟悉到单独设宴邀请的地步,他继承了自己父亲圆滑的政治基因,收到帖子那一瞬间立刻就猜到了姜珂邀请他有何目的。
当即有些不快又有些烦闷。
天灾难测,府库缺钱,因此需要大幅度削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