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入了腊月。+卡`卡′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今年的冬日特别冷,寒风瑟瑟,冰冷刺骨。
林家后院小池塘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层。
来上工的长工一个个穿着破棉袄,冻的手脚通红。
作坊里人多,还烧着炭,暖烘烘的。
人一到作坊,便脱去袄子挂在门口。
“哎呦这天咋这么冷呢!如今还是腊月就这么冷,正月里可怎么活?”
“是说,家里几个娃都躺被窝里盖着被子呢!”
“哎,早知道今年这么冷,怎么的也该提早给孩子做一件厚袄子,新袄子暖和,抗冻。”
“哎大牛,二牛不是拿回一块布么,你家做袄子了吗?”
林大牛摇头,“棉花还没买,哎呦,现在去买肯定贵啊。我家的都长得皮实,穿旧的没事。不过明年我要当爹了,娃儿的袄子可得提前准备。”
“上回县令大人不是说了要种棉花么,里正把首批补贴银都发给我们了。咱这么多人家种棉,明年自家多留一点。”
“也不知道成不成,说不准林贵运气好呢!”
“对啊,林家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换成我们种,可真不一定啊!”
说到这,众人开始叹气。!x!i?a/n-y.u′k~s¢w¢.¢c!o~m′
“哎,咱做人还是要知足常乐!以前咱可没这种好日子过,想想以前,现在的日子美得很啊!”
“对啊,以前过年还愁没肉吃,现在平日里都能见荤腥,家里的孩子脸都圆了,嘿嘿,真好。”
林大牛听了有点激动,“咱多干点活,让东家的作坊越做越大,等攒够了钱,我也给儿子盖青砖大瓦房!”
“大牛,你媳妇怀里的崽子都还没蹦出来,你就想着造房子啦?”
干活的人笑作一团,互相打趣,干活越干越有劲。
作坊的另一边,五个短工在做腊鸭,林小满调制的酱料裹在鸭肉上,浸一晚,等料入味后将鸭子挂起来风干。
作坊里的腊肠和腊鸡鸭,满满当当,红红的看着就喜庆。
林家老屋的林立春忙不过来,在村里收了五个十四岁的男孩做徒弟,在林大海的帮忙中,日夜赶货,才把十全十美的竹篮赶出来。
林立春老实,收了徒弟的孝敬,教地非常用心。
王春秀急了,她可是听过王小狗的事,人家的师傅教了三年就只教了点皮毛。
就立春实诚,可别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2¨3·d·a¨w¨e_n.x~u.e~.!c-o`m\
她劝了立春几句,立春不听,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教便怎么教。
“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省吃俭用存了钱都交孝敬了,要是还学不到东西,他们怎么过?”
王春秀听了,又气又觉得欣慰,儿子是个好的,是她歪心眼多,可都是穷怕了才这样的。
儿子这边说不通,她便去找李桃花。
李桃花就反问了一句,“少东家要的竹篮,光立春一人做不出来,要是卖得好,明年需要更多的量,立春赶不出,那便只能找外村的人做,你说会做竹篮的人少吗?”
都不是蠢笨的人,王春秀一听便明白了。
小满这是想把竹篮子的生意交给同村的人来做。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立春把徒弟教会了,几个徒弟想要继续做竹篮,还得孝敬师傅。
想通后,王春秀眉眼舒展,回家的路上,看到林大牛媳妇拎着一块肉,再看到她圆滚滚的肚子,高涨的心情立刻回落。
哎,立春这个不开窍的,她啥时候能抱上大胖孙子啊!
——
自从做了腊鸡、腊鸭,家里的鸡杂、鸭杂根本吃不完。
爆炒鸡杂,受到林家、李家两家的一致好评。
林小满把爆炒鸡杂的方子送给少东家,顺势就把鸡杂、鸭杂卖给了如意酒楼。
剩下的,两边的亲戚送一点,几户关系好的人家送一些,又给村学的孩子加了几次餐......
如此一来,日子转瞬即逝,很快便到了腊月二十八。
这一日,上林村出去的学子赶回来。
看着更加高大的林惊蛰,李桃花笑得合不拢嘴,“娘还担心你吃不好睡不好,哪成想你还壮实了。”
“娘,长生哥的老管家日日给我们送菜,把我们喂胖了。”
“哎呀,那可得好好谢谢长生了。”
林惊蛰一脸谄媚道:“娘,还是你和小妹做的饭菜好吃。”
林小满仰着下巴,看着和大哥之间的身高差距拉的更开了,很是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