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肌瘦的孩童,在父母忐忑而希冀的目光中,紧紧依偎着,怯生生地站在风雪里。
他们的脚上没有像样的鞋,只有破烂的草鞋甚至赤足踩在冰冷的泥水里,冻得通红发紫。小手紧紧攥着好不容易领到的、粗糙的蒙学课本,仿佛抓着唯一能改变命运的稻草。
一个穿着县令补服、冻得鼻头发红的中年官员,正是被刘允昂破格提拔的寒门干吏,搓着手,声音在寒风里有些发抖,却努力放大:“都…都听好了!皇上仁德!推行蒙学!从今儿起,你们!都能进这学堂念书!不…不收一个铜板!要好好念!给爹娘争气!给咱们胶东争气!”
孩子们懵懂地点着头,眼中闪烁着微弱却真实的光芒。
他们不懂什么国策,只知道以后不用光着脚去给地主放牛,不用在寒风里捡拾冻僵的柴禾,能坐在有屋顶的地方,捧着书本,听先生说话了。
“吱呀——”
学堂那扇简陋的木门被从里面推开。
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癯的老童生因屡试不第而家贫,被新征为塾师,站在门内,看着门外这群在风雪中瑟缩的小小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悲悯,随即化为温和的鼓励:“孩子们…都进来吧。屋里生了炭盆,虽不暖和,总比外面强些…咱们…开始认字了。”
仿佛得到了某种无声的号令,孩子们互相看了看,冻得发青的小脸上,努力挤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