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前,兴趣班、课余补习班刚刚兴起。一些家长为了丰富子女课余生活,也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和小学、初中学业接轨,所以会提前给子女报兴趣班。
康正少年宫,就是这样的补习机构。
康正少年宫在H市办的并不大,但客源却不少。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少年宫里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在H市各中小学有任职的。他们利用周末放假的时间,来康正少年宫兼职上课教学。
这些教师分布在不同学校,原本就有认识的学生。由他们介绍,这一来二去,康正少年宫也就不愁客源了。
巧的是,遇害的三名受害者,之前都曾在康正少年宫学习过,他们参加的兴趣班不尽相同。前两名受害者参加了不同期的绘画班,最后一名受害者则是参加了篮球班。
这一事实,大大增加了康正少年宫的可疑度。
调查组成员顺腾摸瓜,依次对康正少年宫中任职教师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与此同时,我也是让张成龙帮忙在全市范围内搜寻程雯雯的下落。
围绕着程雯雯的住所进行重点调查,任何监控探头,和目击证人,都有可能为我们提供线索。
只是,一天时间过去了,调查却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在之前三起案件发生的时候,康正少年宫内的全体老师以及工作人员几乎都有不在场证据。而程雯雯依旧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任何线索。
就在我们打算更换思路,从其他方向切入调查的时候。
某天清晨,张成龙突然在家门口的信箱里找到了一个包装精致的礼盒,礼盒上面附带着一封感谢信。
感谢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感谢H市警方的辛勤工作。
但就是这么几个字,却是用从报纸杂志上剪裁下来的文字粘贴上去的。
什么人会用这种方式给警方寄感谢信?这里是张成龙的住所,并非市局,正常来说感谢信也应该是寄到市局里才对。而相比起那封感谢信,张成龙对礼盒里面的东西更感兴趣。
他解开礼盒上系好的红丝带,打开礼盒。待看清楚里面放着的东西时,顿时吓得冷汗直冒。
偌大的礼盒中,竟然被塞进了一枚鲜血淋漓的断指!
那是一根右手拇指,上面沾染着大片血迹,拇指根部则是被人用利器连根切断。
后经DNA比对,我们发现这枚断指DNA与程老板匹配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也就是说,这枚断指的主人就是程雯雯。
凶手用这种方式,向H市所有警员进行公开挑衅。随着时间不断流逝,程雯雯极有可能成为第四名受害者。而那杀人的凶手却躲在暗处,肆无忌惮嘲讽着H市警员。
包括张成龙在内的调查组成员勃然大怒,这还是第一次,我们见到如此有恃无恐的连环杀手。此人已经无法用疯狂二字来形容了,若是放任这样家伙继续下去,天知道他还会做出什么样的恶行。
与程雯雯的住所不同,张成龙住的小区里装配有监控录像,而且小区的前后两处大门也都有保安负责看护。我们当即翻看了前一晚上小区内所有的监控录像,最终在一小段影像中,找到了有关于凶手的踪迹。
小区内几处监控画面所拍摄到的人影都比较模糊,唯一一处相对清晰的远景,能依稀看见凶手带着口罩,穿着黑色夹克出现在画面里,而他手里拿着的正是留给张成龙的红色礼盒。
看过监控画面后,调查组众人都有些泄气。单凭那一个模糊的画面,很难确定此人身份以及体貌特征。而当晚小区执勤的保安也表示并没有见过监控画面中出现的这个人,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进入小区的。
张成龙问我怎么看,凶手一再出面挑衅,实在嚣张至极。更可气的是,我们竟然找不到什么太好的办法揪出他。程雯雯现在生死不明,这样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我反复查看了那几处监控录像,再根据小区中监控的位置,大致估算出凶手进入小区以及离开小区的路线图。
如果要巧妙避开那些监控探头,那么无论进入还是离开小区都需要绕路。凶手几乎选择了一条最完美的路线,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监控探头能够记录下他的正脸。
看着眼前的路线图,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凶手对张成龙所住小区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只有这样,他才能如此恰到好处避开所有监控探头。
正是这一点这一点,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调查方向。不止是张成龙的小区,凶手对于第三名受害者家属所住的小区,甚至是程雯雯住的小区周边环境都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