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得验证,便打算收工下班了。不过兴许有额外收获呢?祂汇总一下残留的情况,便已见着一个小惊喜。
黎明作为已知文明所能领悟和幻想所共筑的最优概念,它的人间意义从被塑造开始就是最美的那一种。遥遥望去,这种刹那的黎明虽然只是这颗小星球表层的极小规模能量绽放,于祂而言占不了信息库任何一角,但还是予祂以一点启发,结果就是世界才刚走到倾覆的开端,而祂却不打算让它安静地随命运回归虚无。在那漫长的“流浪”时光汇聚起的信息洪流中,祂对这个二号可交流对象仅只是把自己的运气评价加了两道,对其本身没啥特殊的。上一个世界运气同样稀烂,祂那时可没有交流的经验,尚不知晓茫茫星海中相会的几率小到相遇对初生的祂来说也是好运道,更幸运的是没多久就“降临”的那“道”光并未达到足以将祂一并抹去的程度,只是啥都不懂的祂只顾着清点存留下的部分,对那个倒霉的世界没任何表示转“身”就走了。毕竟存在就够,往后啥都有,自然不值一提,存在就是唯一。
由诞生伊始,祂就思考过为何自己与一同出现的超新星或者说一个璀璨的聚合星团显得不同,天然如此的想法在祂操纵附属于自己的庞大能量流导引周身的双星聚合后便消失了,因为祂改变了一些东西而自身并未受到同等的改变,这是不对等的,所以祂和星星们自然不同。
祂顺着那场盛大的烟花开始流浪,并不知晓未来是什么和会是什么样的,也意识不到自己需要意识到什么,不过很快便补上了——当然,对祂来说算很快的了,且也是应当的。第二次用很快这个概念是在那个倒霉世界的破灭时,那场短暂的交流并未使祂察觉到不对等和不确定性,以及差异究竟可以膨化到什么地步,直到祂被迫由小心翼翼地接触中醒转过来清点完损失回看那道无边“璀璨”的光路,复查判断正面全接住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祂由此切身感受到了才刚学到的一个概念:遗憾。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祂可没去肖想什么如果或别的想法,只是有点疑心,倘若那道光并非自然形成的呢?所以简单地丈量完轨迹的数据后祂便换了个方向错开些,恢复中的浩瀚能量流重新流动着承载信息向着漫无边际的远方而去。
祂的初次交流收获就那么点,本身那个世界的文明也没起步太久,只是和这边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当时比较完这边对同类或者同僚的想象和实际后是实打实的忍俊不禁,只能说傲慢是这样的,黎明就是最应当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