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着广泛的人脉和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
李华听了他们的计划后,坐在昏暗的房间里,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眉头紧皱,沉思片刻说道:“这个情报站的防御十分严密,想要正面强攻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想办法从内部突破,找到情报站的弱点。我知道情报站里有一个日军的翻译官,他名叫张峰,是一个中国人。据说他对日军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只是迫于无奈才为日军工作。我们可以尝试联系他,争取让他成为我们的内应。”
顾修远和燕茜蔓听后,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在李华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张峰的住所。张峰身材略显单薄,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无奈与挣扎。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顾修远真诚地说道:“张峰,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能眼睁睁看着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你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和我们一起吧!”他的身体微微向前倾,双手摊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诚意。
燕茜蔓也在一旁轻声说道:“是啊,张大哥,我们一起为国家出份力,把这些侵略者赶出去。”她微微低下头,语气轻柔却又充满力量。张峰终于被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打动,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用力地点点头,决定帮助他们摧毁情报站。
张峰向他们透露了情报站的内部结构和日军的巡逻规律。根据张峰提供的情报,顾修远等人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
他们决定在深夜行动,利用张峰作为内应,先潜入情报站,摧毁日军的通讯设备和情报文件,然后再与外面的抗日力量里应外合,消灭日军的守卫。
行动当晚,夜色如墨,上海的街道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日军巡逻队的脚步声打破这份宁静。
顾修远和燕茜蔓穿着日军的军装,在张峰的带领下,悄悄朝着情报站走去。他们的脚步极轻,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顾修远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睛时刻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双手放在腰间的枪上,随时准备拔枪应对突发情况。
燕茜蔓则紧跟在顾修远身后,她的身体微微侧身,一只手轻轻搭在腰间的匕首上,另一只手则紧紧地握住枪,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日军的巡逻队,来到了通讯室。
通讯室内灯光昏暗,几台通讯设备发出嗡嗡的声响。
顾修远迅速地用枪控制住了里面的日军士兵,他的动作干净利落,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枪抵住日军士兵的脑袋,低声喝道:“不许动!”燕茜蔓则快步走到通讯设备前,她的双手快速地在设备上操作着,眼神专注,手指灵活地拔掉电线、砸碎零件,开始销毁通讯设备和情报文件。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完成任务时,一名日军士兵突然从角落里冒了出来,发现了他们的行动。他惊恐地大声呼喊着,尖锐的叫声瞬间打破了寂静,引来了大批的日军守卫。
顾修远和燕茜蔓立刻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顾修远身手敏捷,他的身体如同一只灵活的猎豹,不断变换着位置。他时而蹲下,利用桌子作为掩护,快速地射击;时而跳起,在空中转身,躲避着日军的子弹,手中的枪精准地射击着日军。
燕茜蔓也毫不畏惧,她利用通讯室里的桌椅作为掩护,身体在桌椅之间灵活地穿梭。
她时而从桌子下面钻过去,给日军来一个突然袭击;时而躲在椅子后面,用枪瞄准日军射击。他们凭借着出色的战斗技巧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李华带领着外面的抗日力量也开始向情报站发起攻击。外面枪声大作,火光冲天,日军在内外夹击下,陷入了混乱。
顾修远和燕茜蔓趁机突围而出,他们的身体快速地移动,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顾修远用枪不断地射击着日军,为燕茜蔓开辟出一条道路;燕茜蔓则紧紧地跟在顾修远身后,随时准备应对从侧面或者后面袭来的日军。他们与李华等人会合。
他们一起对日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成功地摧毁了日军的秘密情报站。
战斗结束后,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顾修远和燕茜蔓并没有停留太久。
他们知道,日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尽快离开上海在李华和其他爱国志士的帮助下,他们乔装打扮,顾修远戴上一顶破旧的草帽,穿上一身工人的衣服,脸上抹上一些灰尘。
燕茜蔓则换上一身农妇的装扮,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