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 第75章完

第75章完

偶尔有人提出疑惑,陆安也能替他们解答。_k?a.n?s_h`u,p¨u\.*c~o·m¨

外帘官——就是负责巡视考场的官员看着这一幕,皆是哑口无言。

谁能想到,考生替考生讲解科举题目,其余考生认真听讲这种事情,竟然真的能发生。

他们目睹着,见证着这开天辟地头一回,灯笼里摇曳的烛火,映出文化的光辉。

第二日天亮,考生们再次入考场。

诗赋科的考生今日要面临的考题是赋及律诗各一首。

这诗赋考核也不容易,它不是那种“以花草为题让你作赋一首”这样的题目,而是这么出的:

赋题:日月得天能久照。

你得思考这句话它出自哪个经典,并且知道这一句话的上下文及意思,然后以此作赋。

或者这么出题的:

题:以“其性好仁得于自然”为韵,不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出《孟子》,曰:“尧舜,性之也。五霸,假之也。”注:“云性之者,其性好仁,自然也。”

这么出倒是会告诉你题目出处在哪,但是与此同时,它限韵。

陆安提前了解过这方面,她思索片刻,还是打算闯一闯这诗赋科。

也不知这次考题是什么。

陆安垂眼一看。

题:《射中正鹄赋》,以“诸侯立戒,众士知训”为韵。

陆安“唔”了一声。

这不是白居易参加宣州试的试题吗?这个世界的白居易参加宣州试时,出题的人换了一个试题,也就是说,他没写过《射中正鹄赋》。

而宋还用着唐时的韵书。也就不用担心韵脚错误。

好。

秒了。-n^i?a′o^s/h^u_w/.¢c_o/m¢

陆安伏案而书,把这首歌颂儒家礼乐仁义思想的名赋板板正正地先写一遍到草稿上,然后才抄录入卷子里。

随后,又去看诗题。

湘灵鼓瑟诗。

以题中平声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

出《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这让陆安想起来一首诗。

这首诗是公认的试帖诗范本,而末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第79章

陆安写完了一诗一赋。

今日除了考诗赋外, 还有论一首。论就是散体文,这个于陆安而言需要稍花一些功夫,但她也还是将之答出来了, 答得十分轻巧。

但今日考题,注定大放光彩的还是那一诗一赋。

考生日出而入考场,日落而出考场,他们的答卷经过抄录后送往后堂, 夹杂在第一场考卷之中, 随机分发给考试官。

考试官先批阅哪一份试卷都行,反正在最终榜单排出来前批阅结束就可以了。

竹山知县范樵改第一场的经义卷子已经改累了,于是抽出今天的卷子,去看看诗赋来换换脑子。

“嗯……这一首诗不错, 过了。”

“这一首……怎么不多检查检查,本来可以过的, 可惜了, 犯了庙讳。”

“这一首……唔……有点难办……”

范樵拿着这张卷子到了房州通判身边:“上司, 可否瞧一瞧此卷?此卷考生似乎压错韵了, 这一字是隔韵,而非邻韵,但我瞧着其韵律也十分之和谐, 不知是否能批一个’通’字。”

“我看看。\求!书?帮_ ·最,新-章.节·更/新¢快^”房州通判接过卷子, 目光扫过卷上之赋, 轻声念了一遍后,点头:“既然其韵律和谐, 文章意思也明确, 便不强求押官韵。”

范樵微一拱手,谢过房州通判点拨后, 将卷子拿回自己的位置上,执起朱砂批个“通”字。

随后再看下一张卷子,脸色顿变:“这——”

旁边的房陵县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