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赵凌开始怀疑
赵凌还没来得及开口,扶苏立刻挺直腰板,抢先一步,斩钉截铁地说道:“陛下!臣今日身体不适,精神困顿,实难担此重任!批阅文书之事,万万不可!”
上次皇帝装病咳血,说什么“身染沉疴、命不久矣”,骗得他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结果呢?
转头就被尉缭那老家伙戳穿了——陛下年方十八,已是八品武道高手,气血之旺盛堪比蛟象,哪来的什么绝症?
扶苏如今是半个字都不信了。°比?^)奇?中μ文±网!
赵凌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略显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试图挽回形象:“咳……长安候这是哪里话?朕岂是那等不体恤臣下、强人所难之人?”
他努力让笑容显得更加真诚无害,手指却下意识地摩挲着玉质的镇纸,“今日召你前来,实是有要事相询,与批阅文书无关。”
扶苏闻言,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警惕起来,像一只竖起耳朵的兔子。
他这位二弟……不,当今圣上,自登基以来,手段百出,花样翻新。
起初念及兄弟之情,长兄如父,他确实心疼过、担忧过,甚至甘愿为其分忧。`1′4~k¢a·n¨s~h!u!.,n+e!t·
可几番“分忧”下来,次次都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扶苏早已在心中筑起了一道名为“不信任”的高墙。
只要赵凌主动找他,那必然是有事!而且十有八九,是挖好了坑等着他跳!
虽然性命无忧,但麻烦缠身、心力交瘁是免不了的。
“朕问你……”赵凌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轻敲击着条案光滑的表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打破了殿内短暂的沉寂,“你可曾听闻咸阳城中,或者别处,有过一个名叫赵盘的商人?”
他微微蹙眉,似乎在努力回忆,“朕此前不再咸阳,对京畿消息,难免有所疏漏。”
扶苏垂眸思索片刻,记忆中确实搜寻不到这个名字的痕迹,便如实回答:“回陛下,臣……未曾听闻此名。”
赵凌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意外,他停止了敲击,转而用一种近乎考究的语气缓缓道来:“大秦王室,渊源流长。先祖造父,曾为周穆王御马驾车,因平定徐偃王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受封于赵城。-n^i?a′o^s/h^u_w/.¢c_o/m¢其子孙后代,便以封邑‘赵’为氏,称嬴姓赵氏。”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在追溯那尘封的岁月,“而后,非子先祖受封于秦地,其子孙以‘秦’为氏。造父的直系血脉,则建立了后来的赵国。秦与赵,同源同宗,皆为嬴姓,只是分支不同,一称秦氏,一称赵氏。大秦男儿,素来称氏而不称姓。”
扶苏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满是疑窦。皇帝为何突然讲起这些古老的宗族渊源?
这与那个叫赵盘的商人又有何关联?他谨慎地保持着沉默。
赵凌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扶苏,一字一顿道:“朕怀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赵盘,或许……是我嬴姓赵氏的皇族中人!某个隐于市井的皇叔?或者……”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猜想光芒,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试探,“朕……有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
扶苏心头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陛下……此言何意?”
赵凌身体前倾,几乎要越过条案,声音压得更低,如同耳语,却字字如惊雷:“长安候,你说……我们的父皇,那位威加海内、横扫六合的始皇帝陛下……他老人家,有没有可能……根本就没有驾崩?”
“什么?!”扶苏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瞳孔骤然放大,脸上血色尽褪,仿佛听到了这世间最荒诞不经、却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言语,连声音都变了调。
“陛下……你……你说什么?!”
赵凌似乎很满意扶苏的反应,他靠回椅背,手指在案上摊开的一卷密报上点了点,开始条理清晰地抛出他收集到的线索:“咸阳城,确有一个叫赵盘的商人。半年前,他突然离京,去了三川郡!”
他目光如炬,紧紧锁住扶苏的眼睛:“那时……正是先帝‘驾崩’不久!”
“此人在三川郡,竟与墨家巨子墨知白相交莫逆!更与盖先生相识!这还不够……”赵凌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笑道,“西文彦!孟巍然!这两位曾在我大秦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老臣,退隐之后,刚到三川郡,就登门拜访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