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
高家发了财,高娇娇又变得那么厉害,若是知道他死遁当了逃兵,还另娶了他人,肯定不会放过他。
他想开酒水铺子,想赚钱,想尽快把覃小珍手里的银钱握到自己手里,也跟偶遇高娇娇有关。
尽管不想承认,可他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怕高家报复,怕高娇娇找他算账。
好在覃小珍的二爷爷候补当上了知县,好在他家现在比高家有钱,好在他还有衙门的差事。
高娇娇就算知道了,也不能拿他怎么着,毕竟杜松在名义上确实已经死了。
杜衡不知道隔壁邻居的打探,他每天早出晚归,连坐车赶路的空档都在看书。
府学的夫子学问不见得比书院的夫子高深,但是在应对考试尤其是分辨时针写策论上,很有一套。
他此次院试最有希望拿到高分的就是策论,他不容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已经学到连晚上做梦都在写文章了。
除了偶尔会想念一下嫂嫂和小妹他们,他心无旁骛,一门心思苦读。
石楼堡,高娇娇一回来就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雪还没化,天还很冷,但石楼堡各个作坊都没停,工地上虽然没开工,但是砖厂还在不停烧砖烧瓦。
高三壮得知高娇娇在并州府买了房子,还准备开铺子,就跟高长天他们说他也想去并州府,不想再管商队了,想带媳妇闺女去并州府开绣坊。
高娇娇觉得把绣坊开到并州府也挺好,绣工的技艺精进不光靠日积月累的绣,还得靠自己领悟。
领悟自然是要多看多学多问,不能闭门造车。
林巧儿年纪大了,技艺上再想精进有点难,但是高秋菊年纪还小,悟性也高,带到并州府请名师指点,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一个绣坊想要在并州府站稳脚跟,就得有自己能拿得出手的绣娘。
高娇娇觉得高秋菊好好培养,能成为林记绣坊的招牌绣娘,帮他们打开并州府甚至更大的市场。
除了高三壮,村里还有几个作坊主也想跟着高娇娇去并州府闯荡。
村里的作坊都是高娇娇一手帮着建起来的,后来卖货也是靠她组织的商队,大家跟着她干都赚了不少,对她有信心,想要继续跟着她干。
高娇娇见状,便统计了下想要去并州府开店的作坊名单,打算过几天回并州府了,就帮着先打听一下铺面。
最好离她的院子近一点,这样大家就不用租房子住了,院子里有那么多房间,杜衡大部分时间又都在前院。
高三壮不管了,商队就落到了高二壮的头上。
他并不是个擅长做生意的人,跟高三壮比起来他待人接物有些笨拙,性子还有点急。
好在商队已经跑出了自己的路线,有了一批稳定的老客户,现在主要是维护,高二壮的耿直,对于维护老客户倒成了优点。
高二宝回来后想了三天,跟高娇娇说他想跟着二伯一起跑商队,他喜欢到处跑,能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也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热闹。
他觉得比起在村里当队长管这管那,他更喜欢出去,把更多的货卖给更多的人,替大家赚更多的钱。
高娇娇十分欣慰,孩子小小年纪能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真的很不容易,作为长辈,她应该给予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