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篡明 > 第171章

第171章

耗子找鱼的水平显然很烂,半信半疑的说道:“真的有?”

亏他还要弄渔网,弄诱饵,弄……最后弄了半天,一条鱼都没有抓到,难怪会被杨映菡取笑。

耗子弯腰拿起一块石头,还是半信半疑的说道:“砸?”

还有一条!

张准的每个动作,他们都全部看到了,可是,他们怎么都无法相信,就是这么突然一刺,就能够将鱼刺上来。这是不是太神奇了一点?鱼可是在海水里面游动的啊!鱼在水中的动作,可要比人灵活多了!

同样呆住的,还有跟上来看究竟的三个年轻人。

这样的海滩,这样的阳光,这样的海水,这样的蓝天,这样的海风,这样的景色,放在后世,绝对是一等一的度假胜地。只可惜,生活在这里的绝大部分人,却是要为自己的一日三餐煞费苦心,忍冻挨饿,根本没有心思来欣赏这样的美景。

前世在海军陆战队混了十年,别的本事不敢说十分厉害,这找鱼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部队训练,经常是把几个人往荒岛上一扔,连匕都没有一把,自己想办法熬三个月。熬过去,就算是考核过关了。熬不过去,也没有关系,信号,马上有直升机来接。但是接回去以后,考核成绩就是零蛋了。因此,没有哪个战士会轻易的放弃。

耗子说,红石滩那边的鱼是最多的,两人于是到了红石滩。

石头砸下,鱼群受惊,开始往外面窜逃。

因为大黄鱼喜欢群居,这一群的大黄鱼数量不少,逃窜的度也比较慢,张准连续刺了四次,每次都不落空。不过,他感觉自己的度,还是比以前慢了。没办法,在看守所呆久了,铁人都变成面条了。幸好穿越到二愣子的身上,如果是穿越到耗子的身上,四次都不知道能不能保证呢!

附近的三个青年,都羡慕而惊讶的看着这边,看着耗子手上提的大鱼,眼睛都有些绿了。

这也是扎鱼的特点。大鱼的行动轨迹比较明显,浪花容易分辨,同时目标大,扎中的几率也大。可惜鱼群里面都是大黄鱼,这种鱼最重也就是七八斤,要是内河湖泊的草鱼鲢鱼,二三十斤很常见。张准有次在长江附近和其他部队联合演习,就亲手扎中过一条四十多斤重的鲢鱼,差不多一米长,让别的部队敬佩不已。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海滩

本来清澈的海水,顿时变得有些浑浊起来。

张准还注意到,在附近不远,也有几个年轻人,在岩石上跳来跳去的,看来也是在寻找可以下手的地方。他们应该也是杨家屯的军户弟子。有人的手里拿着捞网,有的人手里拿着鱼叉,还有人手里拿着石头,全部都是最最原始的工具。

耗子却已经再次呆住了。

又是一条。

有人疑惑的问道:“耗子,那个是你们家的二楞吗?”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杨家屯处在浮山城的西南方,距离浮山城大约有二十二里(十一公里)的路程,距离海滩只有不足三里地。杨家屯的北面,是任家屯。南面是黄海,西面是麻湾(即胶州湾)。

若不是亲眼看见,耗子简直不能相信。

两人出了棚户区,直接走向海边。

这些钓竿,就是纯粹撞运气的。海水本来就很咸,诱饵的味道,在海水中会严重变淡,一般的鱼并不敏感。若是这样也能够有鱼上钩,那就真的是太祖公保佑了。

岩石上密密麻麻的放了几十根的鱼竿,周围却没有人看守,真的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的环境,最有效的当然是渔网。只可惜,渔网还是蛮贵的,要专业的渔户才舍得使用。贫穷的军户们连饭都吃不饱,当然不会去弄渔网。

浪花飞溅,海浪涌动。

两人在岩石上跳来跳去,寻找有鱼的水域。

在看守所里面羁押了足足三年的时间,什么技艺都生疏了,包括这扎鱼的本领在内。

说时迟那时快,张准凝神聚气,将长矛往下一刺,然后一提,再一甩。

耗子跟在后面,小眼睛滴溜溜的转动,无法确定到底哪里有鱼。

水花四溅。

又是一条!

海水也非常的清澈,没有任何的污染,看不到漂浮的杂物。放眼看大海,一片的蔚蓝。海天一线,碧海蓝天,互相辉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