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放入嘴里。咀嚼了一下以后,神情好是奇怪,嘴巴停住不动了。不过,她最终还是将鱼片吃下去了。
因为他的规定,浮山所的军户总共来自八个不同的省份,组成了最原始的八个屯。军户们最远的甚至来自云南。各个屯均来自不同的省份,风俗习惯不同,利益诉求不同,想要起来造反,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张准鼓励说道:“真的好吃,难道我还能骗你?”
张准觉得这个称呼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好像将自己叫老了二十岁似的。事实上,二愣子的年纪,还不到十七岁呢,只是长得壮,看起来好像有二十岁的样子。不过,师傅是个很普遍的尊称,自己教他们功夫,他们叫自己师傅,也是说得过去的。
这三个青年,当然也是军户,全家都是军户。比较精明的叫做邹明加,黑乎乎的叫做郝林勇,另外一个叫做尹风毅,据说跑的很快。他们都是来自杨家屯的杂户,是从四川那边迁徙过来的。
“二楞!”
第二天起来,已经是太阳晒屁股了。杨家屯从来没有准确的时间,大家都是看天色行事的。来到耗子家,杨映菡、杨锐锋、黄氏等人,都已经和其他人去崂山打柴了,只有杨凯德和耗子在家。
回到棚户区,张准忽然现,杨锐锋和耗子,正点着火把,准备出去找人呢。看到两人抬着一竹竿的鱼回来,两人的神色都是怪怪的,欲言又止。杨映菡的神色,当然非常的不自然,低着头,急忙躲进去屋子里面去了。张准也懒得解释,将鱼交给耗子,自己回去睡觉了。
张准将竹枪拔掉,将鲢鱼提起来,放在一块岩石上,然后用海水将岩石周围清洗干净。
“鱼生体会的是个鲜字,鲜美无比,营养也丰富。”张准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杰作没有人欣赏,笑吟吟的说道。
张准毫不客气的将饭团接过来,吃掉了。
但是,即使是这样,朱元璋还不放心,他又下令在每个屯里面,特别加入一些杂户。所谓的杂户,就是籍贯和屯里的大多数人都不同样。比如说,杨家屯的大部分军户都来自湖广,那么来自四川、河南、云南的军户,就成了杂户。
说着,将一块竹签递给她。
他用柴刀将青竹破开,削了一块锋利的竹片,然后熟练的给鲢鱼起鳞,切片,剔骨。这都是以前在部队学来的,虽然有几年没有练习了,所幸还没有完全荒废。很快,脆生生的鱼片就切好了。他直接扔了几片鱼生进入自己的嘴巴,津津有味的咀嚼起来。
“有事吗?”张准直接问道。
三人家里,真的是一贫如洗,连老鼠都不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没办法,他们也只好每天到海边来撞运气了。因为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他们的捕鱼水平,的确不咋的,收获基本没有。
吃饱了就有力干活,张准再次找了个有鱼的浅湾,用火光将潜藏的鱼引诱出来,然后连连下狠手。结果,连续扎了六条大黄鱼,每条都在五六斤以上。张准弄了一根竹竿,将鱼都挂在竹竿上,两人一前一后的抬着回来了。
“师傅!”三人立刻改了称呼。
抬头看启明星的位置,应该还不到深夜十二点。正月昼短夜长。刚才的鱼生,勉强算得上是宵夜了。有美女陪着吃宵夜,还算不错,这大概是明朝最原始的娱乐活动了。
张准正要和五杨说话,忽然旁边有人叫道。
军户们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又不懂得避孕,只能是不断的造人,一直造到妻子无法生育为止。因此,哪怕夭折率很高,一般的军户家里,都会有五六个孩子。七八个甚至是十几个孩子的家庭,也不少见。
杨映菡迟疑着不敢动手。
“二楞,你能不能也教我们扎鱼?”为的青年期盼的问道。
吃了好多的鱼生,又啃掉两个饭团,张准总算是饱了。
早饭做好了,居然是切得薄薄的鱼片。看来,她还是领悟得蛮快的。只可惜,她不知道,鱼片这东西,拿来当早餐,实在是有点……幸好还有野菜粥和窝窝头。
扭头一看,原来是昨天碰见的那三个青年,他们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看样子,他们也很想加入张准的扎鱼小队。
张准笑着说道:“没事。你也来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