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是要抄家灭族的,军户们都知道。但是,军户们也知道,现在辽东的鞑子,还有西面的乱民,都闹得非常的厉害。大明朝的军队,在两者的打击下,损失越来越惨重。哪怕是消息最闭塞的人,也都知道大明朝是不如以前了,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动作基本熟练以后,张准就将八人分成两组,用普通的钝的木棍,取代三棱刺,互相搏杀。胜出的一方,可以获得额外一条鱼的奖励。输的一方,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但是,输的一方,自己肯定会感觉很不服气,会拼命的练习,想要挽回来。
“没有什么动作比刺更加的致命!”
这一切,杨凯德并没有告诉张准,因此,张准并不知道。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姿势,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姿势,三棱刺总可以出手!”
“新兵班”的刺杀技术不断提高,张准自身的搏斗水平,也在缓慢的恢复。这都让张准看到了希望。万事开头难,只要将这八人的基础打好了,以后新兵班逐渐扩大,就轻松多了。
不知不觉间,五六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人体上没有哪个部位,是你刺不到的!”
无奈之下,军户们只能暂时的散去。
“如果你比对方矮,第一选择刺他的大腿内侧!刺他的下阴!刺他的小腹!”
作为军户,被拉到前线去打仗,是随时都可能生的事情。平心而论,军户们不怕打仗,只要钱粮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为朝廷打仗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朝廷将拖欠的粮饷否下来,然后惩治王世新这样的军官,为大家主持公平正义。要不然,朝廷拖欠了这么久的粮饷,还指望他们去打仗,纯粹就是个笑话
不去,可能被砍脑袋。
事实上,大家将内心的苦水吐出来以后,张准基本上不需要再次进行什么煽动,他们的战斗欲望,就已经非常的高涨了。张准毫不怀疑,要是王世新和他的爪牙,此时此刻出现在扎鱼小队的面前,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举起竹枪,向他们刺过去的。
杨千强、杨致远、郝林勇等人,属于比较粗犷的一类,刺杀的时候,对力气比较看重,直来直去,威力十足。看他们的出手,即使敌人穿着盔甲,这一刺下去,同样能穿透对方的盔甲。
张准现在每天都忙着操练“新兵班”,教导各种刺杀技术,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红石滩度过的。日常吃饭,也没有什么话,最多是和杨映菡对望两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已。
那些军户来找杨凯德,商量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万一朝廷强硬要他们去打仗,那该怎么办?杨凯德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定的,那就是:坚决不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违抗军令,那也是要砍脑袋的。搞不好,同样要抄家灭族的。
“在战场上,你们能够信任的,唯一能够信任的,只有你们的队友!”
张准的连番言语,激荡起杨千强等人的强烈反应。
“刺心脏!刺眼睛!刺大腿!刺脖子!刺喉咙!刺小腹!刺小腿!刺后背!刺屁眼!刺脚掌!刺手掌!刺手臂!”
大家敞开心扉,将内心的苦楚吐出来,马上就赢得了共鸣,八个人很容易就抱成了一团。这时候,什么杂户不杂户,真的是完全不重要了。他们都是一类人,一类被人欺压,吃苦挨饿的人。想要改变悲惨的生活,就要将自己变得更强。
前来找杨凯德聊天的军户,也是越来越多了。他们并不是因为两条鱼来的,而是为了别的事情。上次闹饷,他们全部都被打了,还死了三个人。这口气,当然不会轻易的咽下去。说白了,军户们起来反抗的决心,那是杠杠的,唯一缺乏的,就是反抗的能力。
刺,是很讲究灵活性的,其实并没有定规,要求一定要怎么刺,一定不能怎么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选择,不可能要求全部人都采取同样的动作。还是之前的老话,只求结果,不问过程。
无论去不去,都可能是死路一条。没有出路的军户们,只有来找杨凯德商量了。然而,杨凯德只是明确表态,不去打仗。但是,万一上头派人来抓人,杀头抄家什么的,到底怎么办,杨凯德就没有明确的表示了。
“如果你比对方高,第一选择刺他的胸膛!刺他的眼睛!刺他的喉咙!”
热情高涨的练习,随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