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绉绉的,拗口。平时都不叫名字,都是叫外号的。
先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以前有军户死去的时候,都是赤条条的下葬的,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东西陪葬。甚至,连他们身上的衣服,都要被剥下来,留给自己的子孙继续穿,不能轻易的浪费了。
耗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好半天才回来。他回来的时候,身后居然跟了五个小伙子。他将五人带到张准的面前,神色有些不太自然的说道:“哥,虎头他们几个,也想跟你学扎鱼呢!”
为了实现改变历史进程的目标,直接造反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要造反,就要有人,就要有班底,还要有根据地。这是张准看了不少的历史书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人,没有根据地,最多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流寇,绝对不能成大事。
“吃饭啦!”
张准明白过来了,笑着说道:“你啊,真是小农思想。”
这,就是大明朝穷苦百姓的真实写照。
耗子等五人走远,才压低声音说道:“玉麟哥,你真的愿意将这门手艺传给他们?”
重新回到棚户区,张准站在空地的中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想什么。眼前这一切,实在是太令人难受了,所见所闻,都令人肝肠寸断,催人泪下。但是,他又隐隐感觉到兴奋。因为,隐藏在他心底的造反念头,再次活跃起来。
张准奇怪的说道:“为什么不愿意呢?”
不过不能怪耗子,咱中国人都习惯传授手艺的时候留一手,以免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要是张准试图靠扎鱼谋生,甚至是家致富的话,耗子的劝告,倒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杨家本来有五个孩子,加上张准,就是六个。张准的饭量又要比一般的小孩大,她和杨凯德两个,要将六个孩子都拉扯起来,实在是不容易啊!军户们本来就穷,钱粮又经常被拖欠,这中间的苦,又有几个人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