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你爹做主,看看送给谁家吧?”
中午还是鱼头汤、干菜饭、炖鱼块,嗯,还多了一个煎鱼,是昨晚吃剩下来的。不是杨映菡不想清蒸,主要是张准弄回来的鱼都很大,蒸不熟。张准也不是不想弄小鱼,小鱼蒸出来的味道才好,可是,小鱼的水花不明显,目标有小,万一扎不中,就浪费一次机会了。
单纯从穿刺这个角度而言,没有哪种武器比三棱刺更加的专业。
杨映菡亲眼目睹过张准的神奇本事以后,已经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接过三条鱼,准备午饭去了。事实上,昨晚张准扎到的那条鲢鱼,还没有开始吃呢,光是这一条鱼,就够他们吃一天了。
吃完午饭,张准来到红石滩,现杨千强、杨致远、郝林勇、邹明加等八人已经在沙滩上等候了,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锋利的竹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张准点点头。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三棱刺都是一种看起来暗淡无光,实际上却是威力无比的武器。在现代战争中,要求士兵的军刀满足切割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只有单纯穿刺功能的三棱刺因为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大明朝,在张准的手中,它正好将自己的作用,挥得淋漓尽致。
“刺!”
一往无前的穿刺!
八人齐刷刷的将竹枪刺出。
解放军凝聚了几十年的刺杀要领,张准当然不可能一个上午就讲述完毕,只能是教导一些最基本的动作,然后命令他们反复的练习。越是简单的动作,越是实用,但是要练好,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
尽管如此,张准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部队的年代,那可真的是一段幸福时光啊。将一个个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的新兵,训练成地上的猛虎,大海里的蛟龙,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他们的休息时间,就是张准的表演时间。他找了几个有鱼的浅湾,将石头砸下去,然后竹枪迅下刺,一条条的大鱼,就这样被刺上来。没有海洋污染,没有过度捕捞,黄海海域的鱼类资源,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丰富,他完全不用担心没有收获。
其他人不约而同的叫道:“就是!要是有地的话,我们还用饿肚子?我们要土地!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土地!”
张准现在暂时没有办法搞到火器,只有从冷兵器着手了。事实上,他连真正的冷兵器都没有几样。而且,这些冷兵器种类繁多,刀枪剑戟,什么都有,每样武器都要教导的话,一来他自己不懂,二来他们学起来也困难。因此,张准决定,只用一种武器,只教一种杀人技术。
在八个“新兵”的眼中,张准的每个动作,简直是神乎其技了。他们用捞网,也要撞运气才能将鱼网在里面,从来没有想过,如此灵活的鱼,居然可以被一枪刺中,然后轻松的提上来。每每思念及此,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成为张准这样的“神枪手”。
杨子轩咬牙切齿的回答:“我恨官府!”
“走吧!”
看看大家练得差不多了,张准点头说道。
除了上述最基本的动作,还有正手刺、反手刺、跃起刺、地堂刺、转身刺、滚地刺、天鹰刺、蟑螂刺、蛙跳刺、俯冲刺……这些动作,都是张准在部队的时候,和战友们研究出来的。当时他们使用的,主要是三棱刺。
明朝的火器虽然种类繁多,威力不弱,但是,并没有完全取代冷兵器。事实上,火器的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大炮上。普通的火铳什么的,严格考究起来,还不如冷兵器来的实用。哪怕是威力极强的三眼铳,在放过三枪以后,也是拿来当狼牙棒使用的。
“刺左!”
因为,张准需要的,正是它唯一的功能:
八人兴冲冲的去了。
杨俊杰说道:“咱们谁家里都没有地啊!要是有地的话,咱们还用饿肚子吗?”
“休息一下吧!”
张准果断的叫道。
只有张准这鱼,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啊,由不得他们不信。鱼你都吃到肚子里面去了,哪怕是再有怀疑精神的人,都不敢说你吃的不是真正的鱼吧?不知不觉间,张准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成了领头人了。要不说,怎么朝廷那么忌讳民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