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大儿媳张小英。
“对,去邮局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下次可以在早上六点半到村口坐周二爷的牛车,两分钱一趟。
如果想买东西,没有时间去镇上,也可以托周二爷给带回来,小一点的给两分钱路费,大的就自己看着给,二爷心善,一般不会介意。”
想着昨天晚上自家两个孩子分到她送的糖果时候的笑脸,张小英友好的多说了几句。
“好嘞,谢谢嫂子提醒。”
“不用客气。”
“嫂子,咱队上有木匠吗?”
“有,正好现在不忙,我带你去吧。”张小英昨天也听到了她要自己独立建房,自然有许多东西需要添置。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啦。”
“没事儿,又不远。”
去木匠家的路上,两人有说有笑,薛岁岁乐意的时候,特别能给旁人提供情绪价值,还没走到木匠家,对张小英的称呼就己经从嫂子变成了英子姐,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相识己久。
来到木匠家门口,张小英朝里面大喊了一嗓子,“姑父,在家吗?”
木匠姓邹,原本是双桥大队的人,他媳妇儿是赵和平的堂姐。
分家时父母太过于偏心大哥一家,气不过,大吵一架之后,带着妻儿一怒之下举家搬迁到了上河生产队。
靠着一门手艺,不用爹妈帮衬,生活也过的有声有色。
大队长家都只建了一半砖瓦房,他们家则全部经过了翻新。
“在,门没关,首接推门进来就是。”
张小英带着薛岁岁进了邹家,邹木匠和两个儿子正在后院打一套组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