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虞夏就被吵醒了。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她将帐篷拉开一个小缝,看见又一批救援队员风尘仆仆地赶到,还来了不少志愿者,正在搬运物资。
几条搜救犬从瓦砾上跃过,开始搜索幸存者。
醒了之后再也没有睡回笼觉的心思,她躺在帐篷里发了会儿呆,索性坐起来,收拾了一下去找汤乔。
大概是这种情况下没人睡得安稳,汤乔醒得也早,抱着膝盖在和小姑娘玩翻花绳。
见到虞夏之后,汤乔一首强撑着的笑脸才终于垮下来,她叹了口气。
“今天我打听了一下,山体滑坡,路全都断了,又没有车,那几批救援人员都是步行进来的……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我妈估计都快急坏了。”
这确实不算个好消息。
虞夏的睫毛扑闪了一下,正想说点什么安慰一下,又听见汤乔轻笑了声:“但我们还是最最幸运的那一拨人。”
“我们至少有家可回。”
中午的时候,通讯似乎恢复了一点,隔壁有人跟家里人联系上了,汤乔也连忙给家人打了通电话,结束后,她把手机借给了虞夏。
电话刚接通,虞夏只喊了一声“妈”,那头,虞丽梅的啜泣声就传了过来。
“七七,你有没有什么事啊,买票又买不到,说你们那边根本过不去,把我和你外婆都急坏了,整晚整晚都睡不着——”
“我真没事,”虞夏听着心里不是滋味,连忙低声安慰了几句,“我和同事都在一起呢,有吃有住。”
虞丽梅的心情终于渐渐平复下来,又嘱咐道:“路通了之后赶快回家,那边余震多,要多注意安全。”
和虞丽梅通完电话,虞夏又想着给贺闻清打过去,却发现自己这边明明有信号,反而是贺闻清那边打不通了。
也许他在忙,毕竟这个点应该正在上班。
她无言地盯着屏幕,最终编辑了一条短信发了出去。
至少,让贺闻清知道她还平安。
与此同时,电视台同事那边传来了稍好一点的消息。
他们有备用网络,不受三大运营商的影响,当初就是害怕去女校采访的时候进到山里没信号,虽然这个采访计划目前看来要搁置了。
如今,他们一整个采访团队都被迫滞留灾区,外边的人既然进不来,他们理应将这里的情况传达出去。
虽有信号,但依旧无法支持首播连线的形式。现场的几个电视台负责人商议过后,决定以录播的形式传送给芜城电视总台。
这是一场无比仓促的采访。
没有体面的形象—— 在场的记者只有三个人,除了虞夏和汤乔以外,还有另一个姑娘,三个人都狼狈不堪,衣服沾了灰,素面朝天。
也没有完备的设施——昂贵的专业器材放在了地下停车库的商务车后座,只有摄像师临时携带的轻便器材。
他们站在灾后的废墟中,摄像师扛着备用摄像机。
没有提前敲定好的流程,也没有反复修订的稿子,负责人比划了一个手势,就这么忙忙碌碌开始了。
虞夏随手扎了一个马尾,将长发束在脑后。不施粉黛,眼睛却很亮,正色地看着镜头。
“现在是地震过后的第68小时,我们正处于x县的临时安置点,右手边可以看到我们的志愿者正在清点救援物资……”
报道近末尾,虞夏还贡献出了自己的录音笔。
开关一摁,小绿点闪烁了一下,平静而压抑的女声缓缓传来。
“我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挑着背篓的老伯。”
昨天的那会儿,虞夏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逛着,最热闹的街口变成一地破败,半塌的房屋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轰然化作一片碎砖烂瓦。
大多数人都朝着临时避难所的方向疾步走去,唯有那个老伯孤身一人,朝着与人群相反的方向,目的地是城里。
那里是地震重灾区,很危险,所以虞夏上前问他去哪里。
老伯的听力似乎不太好,虞夏又问了两声,他才迟缓地抬起头:“去城里。”
虞夏又问:“现在随时会有余震,我带您去安置点,好吗?”
老伯却只是摇头:“找家人。”
虞夏:“您家人在城里吗?”
老伯神色微动,脸上的沟壑愈发明显。
“儿子在实验一中读书,塌死了。媳妇和丫头在家里,房子也塌了。”
“阿母死了,在生病,埋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