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罪痕 > 第13章 禄冲往事

第13章 禄冲往事

“老头子这个弟弟要是有一半像他那就好了。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蔡老太太说起王德顺来至今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老头子那年本来有机会再往上升一升的,结果就因为王德顺这事连累了他,没提升成不说还被牵连受了处分。老头子清醒的时候都不让我说他这个弟弟。这下好了,咱们儿子也出了国,他自己也糊涂了。我今天呐,就把王德顺干的那些事好好给你们说道说道。”

王家在禄冲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他们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渔民。王家一共生了三个子女,王德康排老大,王德顺是老二,他们还有一个妹妹成年之后就嫁去湖南了。禄冲虽然地方不大,但读书的人却不少,王德康王德顺兄弟二人年少时家境还不错,都送去了学校上学。

到了1959年,中国遭受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家里吃饭都成了问题,哪有余钱供两个孩子上学。他们父母咬牙一合计,让学习成绩更好的王德康继续上学,而王德顺则是辍学跟着父亲去湖上打鱼补贴家用。1960年的时候王德康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但那时家里根本拿不出钱给他去上大学,就把17岁的妹妹远嫁去了湖南,那边男方给了一点钱,这才勉强算是给王德康凑出了路费和一年的学费。

好在王德康确实没有辜负王家的期望,西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学习优秀多次领取奖学金,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打了几份临工,挣到的钱除了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之外还能略有结余寄回到家里。西年之后顺利毕业的他并没有留在北京,而是主动要求返回到了成江县。一步一步从基层干起,这才慢慢爬到后来的位置。但多年来他一首愧对于自己的弟弟妹妹,在很多事情上给予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德顺倒也是个聪明的人物,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他瞅准了时机毅然决然的把家里的两条渔船卖了,只身一人南下沿海干起了买卖。没过几年就挣到了不少钱,他回村之后便买下了一处位置极佳的门面,83年县里面刚成立了计划经济委员会,王德康是主任,他就找王德康托关系办到了个体户执照,开起了禄冲的第一家饭店。

那个年代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旅游业也迎来了初期的发展。禄冲村内有一棵声名远播的清香树,始于唐代南诏国,历经1200余载。这棵古朴的清香树与扶仙湖优美的景色吸引了中央电视台《蹉跎岁月》电视剧组的目光,他们最终把禄冲村选为了电视剧的拍摄外景之一,随着剧集的播出,这里便声名大噪。由此,禄冲村也被赋予了“蹉跎村”的美誉,一时之间游客纷至沓来。王德顺的这个饭店生意也跟着火爆起来,到1986年他孙子出生的时候,他家己经是禄冲首屈一指的大户了。

王德顺这些年走南闯北也长了不少见识,他看中了家乡旅游发展的潜力,再加上手头上有了钱。几年间陆续租赁、购买了很多位置优良的铺面,生意范围涵盖了小卖部、旅游用品销售店、宾馆、游船租赁等等。他的老婆、儿子、儿媳妇都纷纷参与进来。

90年代初,村里的大部分人都放弃了打鱼为生的主业,纷纷跟着王德顺学起了做生意。那个时期王德顺还是挺好的,他也会积极帮助村民,在他的带领下禄冲的旅游发展可以说是同时期扶仙湖周边最好的村落。

随着村子的发展和王德顺名声的积累,到了1994年的时候,王德顺被村民们推举成为了禄冲村的村长,而他整个人正是在那时随着权利的扩大而产生了变化。

或许是小时候穷怕了,这些年王德顺一首全身心的投入在赚钱上面,倒也有了非常多的积累。然而突然之间的掌握的权利加上当时政府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投入,让他很快认识到了权利带来的好处,也找到了更快的挣钱方式。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工程承包商赵老板带着一盒茶叶和几条中华香烟,轻车熟路地驶入了王德顺家的小院。王德顺开门迎客,脸上挂着朴实的微笑。赵老板递上一盒精美的茶叶,说是朋友送的,特意拿来给村长尝尝。两人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赵老板开始了他的“攻略”。

“王村长,您看咱们村这道路修建工程,我是真心想为村民们做点实事。”赵老板语气诚恳,眼神却不断打量着王德顺的反应。

王德顺皱了皱眉,说道:“赵老板,工程的事,我们都是按照程序来的,得保证质量,不能马虎。”

赵老板早有准备,打开了带来的茶叶,露出里面的现金:“王村长辛苦了,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您笑纳。”

王德顺眼睛一亮,却依然推辞:“这怎么行,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