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难我都过来了,这么小风浪算什么。”
他出兵慕容德,只是想趁机收复辽东,但拿不下,对他来说也没什么,让慕容德和朱序、百济、高句丽继续耗着就行。
谢道韫担心儿子,说道:“洛阳又没什么事,你何必去卢氏,不如直接北上。”
“我才在建康和桓幼子大闹一场,他的扬州也落到了你叔父手里,”王凝之说道:“这会不去见见桓镇恶,当面解释一下,他还怎么和阿羯继续合作。”
谢道韫知道是自己急了,摇头道:“大司马去世后,感觉桓家四分五裂,根本不像一家了,我险些忘了这一茬。”
“领头人不合格,是这样的,”王凝之叹道:“不过我们王家都没有领头人,也没有资格说桓家,这方面,只有你们谢家做得最好。”
桓家现在实力最强的是占据大本营荆州的桓豁,他的儿子桓石民领豫州,桓石虔是当世虎将,但桓家的领头人却是桓冲,所以桓家总给人一种团结不起来的感觉。
王家的情况则不一样,只看强支,就有王导、王彪之和王羲之这三脉,论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自然是王导这一支最高,但论资历辈分和朝中位置,则王彪之算王家第一人,可要看眼下的实力,那王凝之当仁不让。
所以王家没有领头人,大家各过各的。
谢家因为有谢安的存在,所以是高门里最为团结的一家,真正能做到互相帮衬,有事一起上。
谢道韫听他说了谢安要隐退的事,叹息道:“等叔父归隐,谢家也就散了。”
王凝之想到谢家下一辈中最出挑的人是谢玄,对此深以为然,说道:“盛极必衰,古今亦然。”
谢家已经足够鼎盛,到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