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安试图解释,"沙拉伯最缺的就是淡水,如果这种葫芦真像广告说的那样……"
"如果?就凭一个广告?"顾宁打断他,"你知道现在农业骗局有多少吗?十五天长成的葫芦?还能淡化海水?太离谱了!"
顾建华一首沉默地听着,此时突然开口:"把那个广告给我看看。"
顾安递过手机,父亲仔细阅读着,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最后他抬起头:"风险确实很大,但如果是真的,价值不可估量。"
"老顾!你怎么也跟着胡闹?"李秀芬急了,"二十万啊,不是小数目!"
顾建华拍拍妻子的手:"孩子有想法是好事。而且我也知道丰收农场,他们是一家正规公司,最近两年风头很盛,他们研发了海水稻、草莓、西瓜等很多品种……"
"爸!"顾宁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您就这么支持他冒险?"
"不是盲目支持。"顾建华转向儿子,"你有具体的计划吗?"
顾安眼睛一亮,迅速在纸上画起来:"沙拉伯有漫长的海岸线,我们可以租用沙滩,种植这些葫芦。成熟后,每个葫芦能提供30升以上的淡水,一颗葫芦能结三五个,一千个葫芦就是10万升,售卖之后,获利丰厚……"
讨论越来越激烈。
李秀芬担忧风险,顾宁质疑可行性,而顾建华则不断提出实际问题让儿子思考。
顾安感到既温暖又焦躁,家人的关心他理解,但时间不等人。
"三点就开售了,我必须做决定。"顾安看了看手表,己经两点二十了。
顾建华沉思片刻,突然起身:"走,去我书房。"
在书房里,顾建华说道:"我认识省农科院的张教授,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
电话接通后,顾建华简单说明了情况。
电话那头传来肯定的声音:"丰收农场的葫芦完全没问题,国家一些海岛都进行了采购,网上流传的视频也是真的……"
挂断电话,顾建华看着儿子:"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但商业风险仍然存在。你确定要赌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