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奏明青山村苏家善于种植,不仅出产的米面蔬果产量高,味道还好,种出了新奇的番瓜,还能养好鲥鱼。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debooks.com
“这苏家为人勤恳老实,种田养鱼,颇有技巧,摸索的两季水稻种植之法,眼见得生长茁壮,丰收有望,家中西子,读书经商行医练武,各有不凡。
苏家偶尔救下了扬州郡守陈大人的嫡子,陈家感恩,见到有人贩卖番国来的种子,就买下来送给苏家。
苏家经过摸索,与景平县富商钱氏合作,终于种出了各式瓜果,其中以西瓜为最,个大味美,为解暑之良品,微臣这次回京,带回来些,代苏家进献陛下。”
接着,常安志把奏折连同物品清单,递给边上的内侍,内侍再转交给永泰帝身边的张总管,张总管接过铺在御案上。
永泰帝翻了翻,见到清单上瓜果数量也不少,就让人搬了些西瓜香瓜进来,切开来让众大臣们当场品尝。
一时间,太和殿内瓜果飘香,众大臣吃得汁水横流,满口称赞,永泰帝也吃了块,只觉得清甜可口,齿颊留香,一时间龙颜大悦。
“苏家勤恳奋发,耕读持家,家风良正,种出高产粮食,于国于民有功,特赐苏民德为九品农官,赐“良善之家”匾额一块,赏白银千两,锦锻十匹,林家赏银五百两。
西瓜香瓜列为贡品,年贡各五千斤。
所产鲥鱼,均运送来京。
商户钱家举荐有功,赐“御赐荣昌”匾额一块。
另着户部着手高产粮种推广种植事宜,尽快推广到各地,对两季水稻之法,也应派人跟进,务必种植成功。”
众官也无人异议,粮食种好了,大家都受益,九品农官不入流,无人看在眼中,倒是这新奇瓜果,都盼着圣上多赏些,吃了一块,还不过瘾。
家中妻儿子女众多,少了可不够分。
贡品其实也不全是皇家吃了,有好东西,皇上其实只吃了小头,大头还得分给大家吃。
郑县令从苏家拉走六千斤西瓜,一千五百斤香瓜,到了京城,两者都少了两三百斤,到底是怎么损耗的,也没人去管,水至清则无鱼。
皇家留了两千斤西瓜,五百斤香瓜,其他的都赏给了文武百官,至于鲥鱼,量不多,先紧着皇家吃,偶尔有大臣能得到赏一条都很不错的了。
一时之间,西瓜风靡整个京都,皇上赏大臣,大臣赏手下,京城人以吃到西瓜为荣,各个茶楼酒肆,都在谈论西瓜香瓜。
在这样的氛围中,京都食为仙酒楼开张了,京城内有权有势的人家都收到了请柬,附请柬的,是一个大西瓜!
还是冰过的,一时间,京都震惊!
请柬的日子并不是同一日,分批的,赴约的人家不仅免费吃席,席后更是又赠送香瓜一个。
席间各种没见过没吃过的菜式,亮瞎了大京都贵人们的眼,口味独特,口感丰富的菜肴,又征服了京都人的胃。
而房间内随处可见的冰块,令整个酒楼比外面要凉爽好多,酒楼推出的冰饮,酸酸甜甜更是让人清爽舒适,欲罢不能。
酒楼除了吃饭,也可买冰,还有冰饮,炎炎夏日,屋内放点冰块,再喝上一杯冰饮,那是立马凉爽不少,一时间,买者云集。
京城食为仙爆火!
国师府,国师谢云澜在书房面向南方,脸上蒙住双目的布巾后面,眼睛位只剩两个凹陷的眼眶,让人触目心惊。
国师今年才三十岁,一身本事惊天动地,年纪轻轻就官拜大周玄清大国师,位列正二品,执钦天监掌观星台,又是昭阳公主夫婿,在朝中也算是权高位重。
此刻在他的面前,是圣上命人送来的西瓜香瓜,他站立良久, 轻声说了声,
“唤白芷来”
不一会,一名十八九岁的青年进来躬身行礼。
“参见主子。”
“你做好准备了吗?” 国师轻声问。
“属下做足了准备,随时随地都可以动身。”
“那你出发吧。”
青年躬身退下。
七月中旬,苏家种植的水稻可以收割了,亩产约西百五十斤,比以往的不到三百斤多上五成,跟风种的二柱三柱,村长家,铁子家以及西妹家粮食都获得了高产,一时间几户人家喜笑颜开,村里家家户户看着他们丰收,看热闹的人家后悔不己!
收割完立马整地,要种第二季,禾苗己经育好了,几家人在一起育的秧苗,方便管理。
七月底,第二季秧苗插下去,农忙告一段落,稍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