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
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
诛仙利、戮仙亡,陷仙西处起红光。
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诛仙剑阵,洪荒一大杀伐阵法,此阵并非老师通天教主创出,但也经过改良。
“要知这阵法厉害,也当知晓我截教之厉害。”顾玄倒也不介意和自己的弟子说一说曾经截教的强大,顾玄本身也为身为截教弟子而自豪。
就好比国人对于华夏璀璨历史以及强大而自豪。
“你等祖师,号灵宝天尊,为通天圣人,何为圣人,为混元大罗境界,不死不灭,天地灭,而圣人不灭,随意间便可开天辟地......”顾玄描述着圣人的强大。
当然这里的开天辟地是指可以在混沌当中开辟的,当然肯定不是像盘古大神开辟这种。
圣人之中,就顾玄所知当中,唯有女娲圣人在混沌之中有开辟天地,为娲皇天,独立于洪荒之外。
听着顾玄的描述,众弟子都有些无法想象。
毕竟他们都是连仙都算不上,自然无法想象仙人以上又该是多么强大的存在。
但真正的不死不灭,开天辟地,这些词汇他们还是可以进行一个理解的。
这样的话,他们就更加好奇了,所谓的封神之战了。
顾玄的话语还在继续,主要是介绍了一下,截教当中的知名弟子。
“我也不过是截教当中不知名弟子罢了。”也不是什么自谦的话语,而是实实在在的。
“而这诛仙剑阵,非西圣不可破。”顾玄的这句话相当于解释了封神之战为何会败的原因。
众弟子也明白了过来。
冰雀开口问了出来:“老师,不知这圣人境界总共有多少?”
这是一个修行境界,那会有多少人?
“鸿钧祖师无法估量,但此境界就我所知晓,也不过六位罢了。”
至于是否有没有隐藏大神,就不是顾玄所知晓的了,例如那位开辟轮回的后土娘娘,还有那身居天帝位格的昊天大帝。
不等弟子发问,顾玄自会介绍。
“这六位皆于祖师鸿钧坐下听道。”
“其一为女娲娘娘。”顾玄这里没有多做介绍,将其称之为人族之母,放在这方世界似乎有些不恰当。
不然又有许多东西要解释,当然也并非绝对,说不定有联系也有可能。
这里值得一提,女娲圣人并非鸿钧祖师弟子。(本书设定)
“接下来便是你等祖师灵宝天尊,除了通天圣人之称号外,还有上清天尊,上清圣人之称呼。”
“尔等两位师伯,太上师伯和元始师伯,也称太清、玉清,合称三清圣人。”
“三教也为三清道统。”
顾玄并非第一世,若是在第一世,对于这两位师伯,自然会有怒怨,现在只会想要知道封神之战中是否还有什么东西是他们这群截教弟子所不知晓的。
封神之战,虽然也被称之为封神之劫,但这种“劫难”对比洪荒之中此前出现过的“大劫”来说真的不能说大,前面的大劫是真正的席卷整个天地。
当然封神之战有圣人出手,也不能说差
众位弟子也都记下了这几个名号
“最后两位为佛门圣人,有别于玄门、道门之道统教派,称之为西方教或者佛教,两位圣人为接引佛和准提佛。”
封神之战的获益者只有两方,一方自然是高坐云端的天庭。
封神榜补全了天庭神位。
而佛门,也同样在封神之战中获取了不少“弟子”,兴盛了佛门。
不只是截教,后续还有阐教弟子入了佛门。
在顾玄转世的一些世界当中,太清道统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典型的便是某一世中的“峨眉”,其中佛道双修者众多。
至于传闻太清师伯用多宝算计佛门,顾玄并没有看出太多来。
毕竟仅仅从一些传闻,以及诸天世界的一些演变来看,入了佛门的截教弟子并没有做出什么行动来。
诸天世界映照洪荒,或许所经历的未必是“洪荒正统历史”,但有些东西是有迹可循的。
乌云仙师兄未从八宝功德池脱困,而沦为坐骑的几位师兄也没有没有脱困。
后世或许会有对截教赞扬,但良莠不齐是实实在在的。
“那封神之战与我截教为敌的两位......”白玄小心翼翼的,怕觉得自己此言会不会有什么大不敬。
顾玄首接将其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