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微并不是一个只让牛干活,不给牛吃草的人。
只要这些村民老实干活,不仅能吃饱,还能存下一些银钱。
将来时机成熟,自会放他们离开。
如今,熙微还有一件头疼的事。
可用之人太少,那些流民中,识字的人虽有,但他们大多因循守旧。
说起冠冕堂皇的话滔滔不绝,能落到实处的却极少。
几百个人,最后真正能用得上的只有四人。
想要成事,还得继续招揽贤才。
这不是一件短期能做到的事情。
熙微带着手上不多的人,整整筹谋了五年。
五年之后,她手上已经有了两千余人。
两千人虽然听起来不多,但他们大多都难得的良才。
现在,她有钱,有人,还差个兵。
说到兵——
熙微看向程大仁家的方向,掌兵之事得靠英儿。
边关,镇国大将军,郭启一大早便觉得右眼直跳。
他揉着眼睛,走出帐篷。
副将来报:“将军,北边发现一股戎人往我方营地靠近!”
这种事情在边疆屡见不鲜,郭启派出副将,前往截杀戎人。
三天之后,副将回来,还带回来一个小姑娘,十三四岁的模样,个子却极高。
“将军,这丫头了不得,要不是她,老子这次就回不来了。”
郭启眯着眼睛,望着程英,觉得她很眼熟。
“小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程英拱手,“我叫程英,我父亲是程业川。”
副将哄笑起来,“小丫头,将军只问了你的名字,你提你爹干什么?难道将军还认得你爹不成?”
程英笑了笑,盯着郭启。
郭启沉默着,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指着程英,“你跟我来!”
进了营帐,郭启屏退左右。
“谁让你过来的,你究竟有何目的?”
程英站在大帐中央,望着面前苍老的将军。
来之前,她心中带着几分怨气,如今这怨气未散,却慕然生出英雄迟暮之感。
“郭将军既然知道我爹,那么也应该知道我的身份。那么我就不再拐弯抹角,我此次前来,是为了给郭家军一条生路。”
“哼,大言不惭,我郭家军好好的,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片子,简直危言耸听!”
程英道:“听说这三年,朝廷只给你们发过一次军饷,将军为了养活部下,已经将北边的马匪全部围剿了,然后自己假装马匪,劫掠过往的行商。”
虽然他们尽可能不伤及那些行商的性命,但是人有失手,仍然有行商死在他们手中。
郭启变了脸色。
这件事如果宣扬出去,他郭家军必然要受天下人唾弃。
程英继续道:“郭家军,世代镇守边关,对王朝,对百姓都有功。难道,将军忍心看着郭家军数百年的功勋因为这件事毁于一旦?”
她拿出来一封信,递了过去。
郭启疑惑地接了过去,越看脸色越难看。
“您或许还不知道,摄政王的人已经从京城出发了。”
……
一炷香后,程英走出大帐。
到了晚上,郭启换了便装,来到约定的地方。
程大仁被绑在椅子上,嘴巴里塞着破抹布。
程英从黑暗里走出来,“这个人您应该认识,虽然我觉得没必要把他带过来,但有些真相还是想再听一遍。”
郭启双眼掩藏在夜色中,他的脊背有些弯。
“其实你早就知道了对不对,程大仁用他的儿子,跟你的儿子调换。那年你查出来真相,赶来青州,却发现父亲断了腿成了残废,便不再与他相认,任由他受人欺凌,对不对?”
郭启握紧拳头,眼神中布满墨色,一字一句道:“他如果没有残废,我自然会迎他回家,好好培养,将来继承我的衣钵。可是,造化弄人,郭家军百年荣耀,怎么能寄托在一个废人身上。”
“所以,你就将错就错,继续让郭耀鸠占鹊巢?”
郭启脸色更加难看。
当初,郭耀虽然平庸,但他以为这却是保全郭家军的最好方法。
这些年,郭家军的功劳太大,功高震主是大忌。
有郭耀这样平庸的人来继承,或许能让上面的人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