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喻的寒意。
“将军当年追随先帝,扫四方逆党,功勋卓著,朕一向敬重。”
“只是这京师之乱……若非事先已有防备,恐怕今日躺在御书房中重伤的,便不是朕的弟弟,而是朕本人。”
他语气缓缓,却字字诛心。
柳元霸闻言目光一凝,知道李天义已无退让之意。
“陛下怀疑乾策谋反,末将不敢置喙。”
“但乾策毕竟是太后所出,自幼由太后亲自抚养。”
“陛下今日若是想要一封罪折、一道废旨就定性,是否未免操之过急?”
“更何况如今乾策生死未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谁又知道昨夜所谓谋反的真相?”
“说不定是有逆贼想要谋反,乾策挺身而出却身受重伤失踪,荀将军年纪大了看不清真相,反而误会了王爷。”
“依臣之见,此事应当再调查一番。”
这话说得看似中正,实则已隐带警告,太后的立场已借他之口点出。
甚至三言两语都已经为李乾策将退路找好,从谋反逆贼成了大功臣。
随着柳元霸话音的落下,李天义终于笑了,声音低沉而寒凉。
“操之过急?柳将军此言差矣。”
“若是副印真落入他手,操之不急,怕是这京城今日就得换一面大旗了。”
“朕身为天子,若不能自保,连朕的皇权都得由旁人来定夺,那这大魏还是先帝所打造的天朝上国吗?”
说到这里,他缓缓起身,站在地图之前,一手轻抚疆土边线,低声喃喃道:“朕并非贪权之人。”
“可若有人胆敢窥视这龙椅……那便是叛,便是贼,便该诛!”
他回首望向柳元霸,目光炽热凌厉,语气中的一位不言而喻:“柳将军,朕问你。”
“若今日意图叛乱的不是李乾策,而是他人,你会怎么做?”
听到李天义这话,柳元霸沉默良久。
过了半晌,他这才抬眸与李天义对视,眼神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若谋反属实,不论是谁,末将自当诛之。”
“即便……是乾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