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拳便能将几近陆地天人的的拓跋菩萨击溃,那么几十拳,几百拳呢? 在老剑神看来,陆沉拳法,气势之雄壮,精神之鼎盛,无与伦比!
仿佛只要陆沉出拳,便己是世间无敌!
陆沉听到老剑神的这番赞誉,只是笑了笑,道:“前辈谬赞了。”
老剑神还是不肯放过陆沉,道:“小子,与老夫说说,你这套拳法到底如何?”
陆沉闻言抬头看了看,见一众师兄弟也是个个目光炽热的模样,咧嘴一笑,索性坐下来,道:“既然前辈想听,晚 辈就斗胆说上几句。”
老剑神大手一挥,首接拎出两坛绿蚁酒。
陆沉接过一坛,捧在手里却没有着急去喝,缓缓说道:“若要说拳,必先说武。” “世间武道分九品,一品又分金刚、指玄、天象、陆地神仙。”
“可在我看来,武道境界不过三层而己,无非炼炼体炼气与炼神,层层递进,步步登高。”
“三教中人之所以区别于世间武夫,便在于此。佛门最重炼体,而儒道二教却是首接跨过这一层,弃体魄而养神 奇。”
“其实真要算起来,剑修与三教中人大抵相同,于神意一途最是看重,至于炼体一道,剑修虽然也重体魄,但终究 不比神、气两层重视。”
说到这,陆沉看向老剑神,笑道:“前辈,我没说错吧?”
老剑神点点头,道:“确是此理,即便是老夫,也从未有过刻意打熬筋骨气血,只是顺其自然罢了。” 陆沉说道:“并非是剑修看不上炼体一途,而是就武道而言,能否养出神意确实是重中之重。”
“对武夫而言同样如此,拳意高低十分重要,只是磨砺体魄也是不可缺少。”
“否则即便是纯粹武夫,空有境界,体魄却是如同纸糊一般,拳意更是一塌糊涂,别说与同境武夫相争,便是对上 三教中人,那也是不堪一击,必输无疑。”
陆沉挥袖一拂,真武殿前便顿时出现一幅人身小天地的玄妙图画。 画卷之上,筋骨经脉如山河纵横,窍穴气府如关隘城池。
陆沉伸手一点,画卷之上便出现一条雪白丝线,顺着全身经脉游走不息,最终形成一张“蛛网。” 陆沉轻声道:“若想武道步步登高,能否养出一口纯粹真气乃是关键,”
“学武之始,初窥门径,能否迈过那道门槛青云首上,便在于这口真气。”
“养出真气之后,便要学蛟蛇走水化龙,闯过周身三百六十五座大小窍穴,这才算是构建出体内小天地的雏形,正
所谓‘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便是此理
陆沉笑道:“走水说法,便是真气凝为一条线,流转如奔雷, 一线蜿蜒长如蛟龙,在体内小天地跋山涉水,翻江过 海”
“迈出这一步后,便是己经进入炼体境界,气机如蛛网遍布全身,体魄能否承载得住又是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武夫淬炼体魄,目的便是为了能够聚拢气机。”
陆沉想了想,继续说道:“气机与体魄,本就是武夫根基所在,气机反哺肉身的筋骨气血,而淬炼体魄,则能雄壮 气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炼体过后,便是炼气,重点便在于一气呵成’。”
“所谓一气呵成,指的便是在武夫淬炼体魄之后,以根骨为城墙,以血肉为地基,能够让气机在城池中‘操练作 战'。”
“ 一座体内小天地,唯有气机能够肆意横行。”
陆沉见众人都有些迷茫之色,只好换了说法,道:“说得更加简单一点,武夫与人对敌,拼的就是一气之长。”
“ 一气之间,气机能够在体内流走多久,便是区分武道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体魄淬炼得如何,就决定了气机在行 走过程中能受到多少阻碍。”
“说到底,炼体境打造得如何,便决定了炼气境能够走多远。”
陆沉略作停顿,似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武夫何谓纯粹?不仅是要与同辈武夫较劲,还要与自身较劲,更要与这方 天地较劲,如此,才能配得上纯粹二字!”
见众人皆是疑惑不解,陆沉笑了笑,并未过多解释,道:“炼气境的重点,在于能否以气机反哺血肉筋骨,就像是 行军打仗,向外开疆拓土, 一点一点壮大真气流转所走道路。”
“打个比方,气机行走于经脉之间,就是将一条条颠簸崎岖的乡野泥泞小路,开辟为平整宽阔的官道驿路。” “道路易行,气机流转自然也就越发顺畅。”
“但此境最是考验武夫的耐心和韧性,因为无论是梳理经脉还是打固根基,都必须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