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要治理三界,乃是要做到量劫的延缓,并且回返上古,清理因果,对于这个世界的理想,至少是一个闭关之间一亿年,但是世界如常而没有多大的变化。
世界可以一直爆发争权夺利的征战,但是却不能有毁天灭地的本源丧失跟气运流失灵气枯竭。
争夺大战则是众生的更替,这无足轻重,但是本源的丧失,气运的丧失,灵气的衰退则是世界的降格。
也就说,未来殷子煜跟截教的秩序目标是世界的升维,而太古洪荒跟现在的三界,本质就不是一个维度,降格非常的严重。
殷子表态之后,闻仲也立刻表态,毕竟比起人皇而言,这个证道才是敲定大商国祚万古长青的根本。
闻仲亦附和道:“人族为万族之首,必由人皇统领。还请陛下率军北伐,以昭告天地之正义。”
帝辛感慨万千:“皇叔曾言,让我忍一时之辱,必能使日月幽而复明,社稷危而复安。今日,终得实现。”
闻仲神色激昂,大喝一声:“陛下归来,全军拜见人皇!”
大军之中,多为昔日衣冠南渡之民,皆曾目睹帝辛力战圣人而亡之壮举,今日见帝辛归来,无不为之感动。
刹那间,众人齐齐跪地,高呼拜见人皇。
帝辛心中感慨万分,高声道:“好,众将士请起。一切多亏皇叔力挽狂澜,扶社稷于将倾,如今方有复国之望。昔日衣冠南渡十万年,今日随吾北伐,重建朝歌!”
霎时间,北伐大军士气大振,一路势如破竹,如滚滚洪流,朝着长安迅猛奔袭而去。
取经四人驾云一路东行,气氛却异常压抑,根本不知此时的灵山因为他们离去,已经完成了权力更替。
并且佛祖的成佛之地灵山也没了,直接搬回了须弥山,并且由弥勒佛祖执掌大乘佛教。
猪八戒自然是知晓量劫败了,而返回长安不过是完成西游,故而一路沉默寡言,往日里的插科打诨早已不见踪影,只是闷头赶路。
沙僧亦是神情淡漠,目光中透着几分沧桑与迷茫,仿佛对这世间诸事皆已看淡。
孙悟空则满脸仇恨之色,那仇恨如同熊熊烈火,在孙悟空眼中燃烧,似要为师父报仇。
而唐僧,满心疑惑,对于三界发生的这般巨变,却一无所知,还沉浸在取经归来的喜悦与对未知封赏的期待之中。
四人驾云前行,终见长安。
唐僧望着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
遥想当年,自己从这里出发,踏上那漫漫西行之路,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风餐露宿,只为求得真经,普度众生。
如今归来,长安城依旧繁华,可自己的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忆往昔,孤身上路,一心向佛求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得今日归来。¨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这一路的艰辛,唯有自己深知。如今真经在手,但愿能为大唐带来福祉,不负陛下所托,不负众生所望。”
唐僧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感慨,却不知早已换了世界。
孙悟空却无心听唐僧感慨,目光敏锐,远远便看到那如潮水般涌来的北伐大军。
唐僧顺着孙悟空的目光看去,不禁惊呼:“悟空,长安这是怎么了?有叛军?”
孙悟空面色凝重,沉声道:“先进城吧。”
四人进城,唐皇此时正万分惊惧,阐教仙人与佛教佛祖皆已撤离,那曾经仰仗的强大仙佛瞬间消失,而如今北伐的大军又即将兵临城下,大唐江山岌岌可危。
听闻唐僧归来,唐皇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赶忙宣请。
唐僧一见唐皇,立刻伏地拜见:“陛下,贫僧西行十几年,终于取得真经八十部!”
唐皇一愣,疑惑道:“八十部?为何不是八十一?”
唐僧亦是满脸不解:“佛祖言八十部,贫僧也不知为何。”
这八十部与八十一部真经,虽仅一部之差,却如同准圣与圣人之间的差距,浩瀚无垠,难以跨越。
唐皇顿时皱眉,忧心忡忡道:“御弟取经不圆满啊?如今北伐叛军快到了,朕的大唐江山堪忧,御弟这真经恐怕也无用了!”
唐僧听闻,顿时心慌意乱:“陛下,怎会如此?”
就在此时,北伐大军已然兵临城下。
猪八戒长叹一声,对唐僧说道:“师父,猴哥,取经已经结束,俺老猪应该走了,希望我们后会有期吧!”
唐僧连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