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淮军..." 他目光灼灼,"专破诡道!你想,萧有和若真想入川,为何在黄陂只留赖文光五千人?分明是等左宗棠主力被吸引到湖北,再从光州突围北上!我料他的目标依旧是确山!"
风雪夜中,两路清军同时调动。左宗棠的帅旗向黄陂移动时,身后却跟着三支不同旗号的部队 —— 刘星的老湘军打着 "左" 字大旗虚进确山,徐占彪的楚军本部举着 "彪" 字旗回防麻城,真正的精锐却藏在中军里,清一色的黑旗上绣着 "楚" 字小篆。
确山战场,贺静安望着对岸突然竖起的 "左" 字大旗,心底忽然发寒。他记得萧有和临行前的叮嘱:"若左宗棠亲自来攻,立刻后撤;若是刘星,便死死咬住。" 可眼前这漫山遍野的旌旗,竟比预估的兵力多出数倍。身边的黄矮子抹了把脸上的血污:"贺将军,清军炮火太猛,弟兄们快顶不住了!"
贺静安咬咬牙,抽出腰间短枪:"再撑半个时辰!等赖汉英的火枪营迂回到侧后..." 话音未落,忽闻左翼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竟是清军骑兵绕路杀来。
"中计了!" 贺静安一把扯下头盔,露出满头大汗,"快撤向光州!" 可刚转过渡口,却见前方尘头大起,"刘" 字大旗猎猎作响 —— 刘星的老湘军竟从斜刺里杀出,刀光剑影间,贺静安看见对方阵中推着十二门崭新的开花炮。
同一时刻,麻城城外的徐广琛、朱一波正准备趁夜攻城,却见城头突然竖起 "川" 字大旗,城楼上一员老将金盔金甲 —— 正是徐占彪。朱一波惊道:"怎么回事?左宗棠不是去了确山吗?" 徐广琛望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火把,忽然勒住缰绳:"不对,这火把间距足有三尺,分明是虚设!城内恐怕... 只有空营!"
话音未落,身后突然传来马蹄轰鸣。一支打着 "湘" 字旗的部队从山后杀出,领军的正是左宗棠的幕僚陈宝箴。徐广琛这才明白,所谓 "回防麻城" 不过是疑兵之计,真正的杀招是绕后包抄。他当即率军转向,却见另一路清军又从侧翼杀出,灯笼上的 "楚" 字在夜色中格外刺目。
黄陂战场,赖文光望着远处的清军大营有些疑惑。按萧有和的计划,此时贺静安应该已将左宗棠主力吸引到确山,可眼前这连绵十里的营盘,分明驻着至少三万大军。更奇怪的是,营中炊烟稀少,刁斗声却格外整齐。
正当他犹豫是否进攻时,探马来报:"启禀将军,西南方向发现官文绿营军旗号!"
"官文?" 赖文光惊得差点跌落马下,"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忽然想起萧有和的叮嘱:"若遇突发敌情,不可浪战,立刻向孝感靠拢。" 于是不再犹豫,带着部队悄然撤出了战场。
雨越下越大,萧有和在光州城楼上远眺,看见确山方向火光冲天。他握紧栏杆的手指青筋暴起,直到看见贺静安的败兵退入城门,才发现自己掌心已被木刺扎出血来。
"小王爷,左宗棠用的是 " 反声东击西 " 之计!" 贺静安跪在地上,盔甲上的血渍已冻成紫黑色,"属下虽然按计划攻克正阳,但左宗棠并未追击,而是其麾下的刘星偏师尾随….."
"更糟的是,李鸿章的淮军出现在光州附近!" 黄矮子裹着绷带闯进来,"赖文光将军被官文的绿营缠住,恐怕..."
萧有和突然举起望远镜,只见麻城方向也腾起浓烟,隐约可见 "楚" 字大旗在风雪中翻卷。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舆图上的各个红点,忽然想起李秀成临终前的话:"左宗棠善正,李鸿章善奇,与二人对阵,须算到第三层。"
"传令洪天娇,立刻召回所有夜鸢!" 萧有和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通知赖文光,放弃黄陂,向孝感突围;让杨辅清带军从小路驰援,务必在黎明前打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