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不见波澜。
她上前行礼,声音温静:“王爷。”萧珩只淡淡扫她一眼,点头道:“走吧。”说罢,转身登上马车。沈知楠垂眸,沉默跟上。马车内,空气凝滞。萧珩靠坐在一侧,目光落在窗外,神色疏冷,显然没有开口的意思。沈知楠亦不言语,指尖轻轻抚过袖口的暗纹,安静等待。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偶尔颠簸,两人衣袍轻触,又很快分开,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界限,谁都不愿逾越。好在皇宫不远,不多时,马车停下。凤仪宫前,内侍躬身引路。皇后早已得了消息,见二人进来,眉眼含笑,目光却在自已儿子冷峻的脸上停留一瞬,心中暗叹——这孩子,还是放不下。她很快收敛情绪,朝沈知楠招手,笑容温和:“知楠,过来让本宫瞧瞧。”沈知楠恭敬行礼:“参见皇后娘娘。”皇后亲自扶她起身,拉着她的手坐下,眉眼含笑:“还叫皇后娘娘?”沈知楠微怔,随即垂眸,声音轻柔:“……母后。”皇后瞬间笑开,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才对。刚入王府可还适应?珩儿性子冷,若他待你不够周到,你尽管告诉本宫。”沈知楠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王爷待我很好,谢母后关心。”皇后见她举止得体,言语沉稳,心中愈发满意,便与她闲话家常。萧珩则坐在一旁,沉默饮茶,目光始终未看向这边。不多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声——“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到!”萧珩执盏的手微不可察地一顿,随即神色如常,将茶盏放下。太子萧景携楚明澜踏入殿内,二人皆是一身华服,太子温润如玉,太子妃英姿飒爽,站在一起,宛如璧人。“儿臣参见母后。”二人行礼。皇后笑着抬手:“快起来。”沈知楠起身,规矩地福身:“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楚明澜上前一步,直接扶住她的手腕,爽朗一笑:“弟妹不必多礼,日后都是一家人。”她指尖有常年握枪的薄茧,力道却不失分寸,既显亲近,又不失礼数。萧珩起身站在一旁,只微微颔首。楚明澜目光扫过,在萧珩身上停留,随即坦然一笑,唤道:“二弟。”语气熟稔,却无半分旖旎,仿佛只是见到一位故友。萧珩颔首,声音平静:“太子妃。”皇后似察觉气氛微妙,笑着岔开话题:“今日难得人齐,不如一同用膳?”太子含笑应下,楚明澜亦点头,唯有萧珩神色淡淡,未置可否。皇后笑着吩咐宫人摆膳。席间,皇帝下朝归来,众人又是一番见礼。皇帝落座后,目光先在太子夫妇身上转了一圈,忽而笑道:“景儿,明澜,你们成婚也一年了,该有个孩子了。”楚明澜耳尖微红,太子却从容一笑,坦然道:“父皇放心,儿臣会努力的。”皇帝满意点头,随即视线转向萧珩与沈知楠,语气随意却不容拒绝:“你们虽刚成婚,但也该上心些。”沈知楠指尖微蜷,抬眸悄悄看了萧珩一眼,见他神色冷淡,只好低头作羞怯状,轻声道:“……是。”萧珩却依旧沉默,修长的手指搭在盏沿,既不接话,也不表态。皇帝眉头一皱,眼中怒意骤起,正要开口——皇后适时轻笑,亲自执壶为皇帝添茶:“陛下尝尝这新贡的云雾,臣妾特意让人用雪水烹的。”皇帝瞥她一眼,终究没再发作,接过茶盏冷哼一声:“晋王近日军务繁忙,朕看他是忙昏了头。”萧珩抬眸,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儿臣知错。”——认错,却无半分悔改之意。膳后,一行人拜别皇后,沿着朱红宫道缓步而行。楚明澜自然而然地挽住沈知楠的手臂,笑容明媚如朝阳:“弟妹,日后常来太子府寻我玩可好?从前宫里就我一人,如今总算有你能作伴了。”沈知楠微怔,随即浅笑应道:“好,太子妃不嫌我叨扰才好。”楚明澜佯装不悦,轻轻捏了捏她的指尖:“叫我明澜吧,‘太子妃’听着多生分。”沈知楠抬眸看她,见她神色真挚,眼底笑意更深,却仍温声道:“……我还是唤您‘嫂嫂’吧。”楚明澜闻言,想到皇家规矩森严,只得无奈扶额:“好吧,随你。”语气里却无半分勉强,反倒透着几分亲近。另一侧,太子与萧珩并肩而行。萧景侧目看了眼自家弟弟冷峻的侧脸,终是轻叹一声,低声道:“弟妹性子沉稳,知书达理,二弟……当往前看。”萧珩脚步微顿,转头看向太子,目光深晦难辨,半晌才道:“皇兄说的是。”声音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