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陶明果然带来了几个形状各异的陶器,有的圆如鸡蛋,有的扁如饼盘,上面都有精心设计的孔洞。
伏羲接过一个试着吹了吹,发出“呜——”的低沉声音,又换了一个,声音变得尖细起来。
“不错,不错。”伏羲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陶埙,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他开始摸索着用不同的口风和指法,演奏出简单的旋律。
“唔...还差点什么。”
伏羲看向不远处的竹林,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走进竹林,选了几根粗细不一的竹子,用刀切割成不同长度,并在上面钻出气孔。
“试试这个。”
他将竹管并排排列,用蜡和细绳固定,做成了一种简易的排箫。
吹起来,声音清脆悦耳,比陶埙更加丰富多变。
但伏羲仍不满足,他想要更多样的声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尝试了各种材料和形状,终于创造出了一系列乐器。
有用木头和丝线做的琴,有用兽皮蒙在木框上的鼓,有用铜片制成的钹...
每个乐器都能发出独特的声音,组合起来,便是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
伏羲将这些乐器教给族人,并创作了简单的曲调,让大家一起演奏。
起初,族人们对这些奇怪的器物感到困惑,但当伏羲演奏出悦耳的旋律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吸引了。
“族长,这声音太美妙了!”一个年轻女子赞叹道,眼中满是憧憬。
“我也想学!”不少族人跃跃欲试。
伏羲欣然应允,开始教授族人们如何制作和演奏乐器。
他还创作了一些简单的歌谣,配合乐器演唱,内容多是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或是表达情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词,配上简单优美的旋律,很快在部落中传唱开来。
族人们在劳作之余,便聚在一起演奏音乐、唱歌跳舞,生活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伏羲时常站在一旁,看着族人们欢乐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己经为人族带来了渔网和兽网,带来了驯养家畜的技术,带来了文字,现在又带来了音乐,人族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