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城中有青石铺就的主道,足以供两辆马车并行,道上有不少来往行人。
而非主道的道路就千奇百怪,有的还是泥地,有的铺了碎石,更有甚者是整片的青石板。
桑榆猜测,这或许和居住在附近的人的财力相关。
“爹,咱们去哪找二伯?”她忽然发问。
一旁的桑永景见多识广,自小在繁华的京城长大,高楼大厦见过不少,这区区一座偏远小城哪能让他动容。
他和四处观瞧的桑榆不同,站在原地不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去哪找桑永年。
见桑永景目光发直、满脸迷茫,桑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连对方在哪都不知道,还想着自己一个人进城来借钱,要是她没跟过来,怕是半路丢了都没人知道。
但这是自己爹,不能打也不能骂,不对,偶尔可以骂一骂,她还能怎么办,自己想法子呗。
桑榆视线从道路两旁的店铺招牌上扫过,很快想到一件事,她问:“爹,二伯以前店铺的招牌是什么?”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桑永景以前没事就去自家铺子里混吃混喝熟得很:“桑家酒楼、桑家茶馆,都是以桑家开头的。”
本朝虽有法明言官员不得经商,但有位当官的兄长,不拿他的名头出来镇场子,岂不是浪费。
哪怕是再不长眼的泼皮无赖,看见桑家两个字也得思虑思虑能不能进去闹事。
桑家的名头用了那么多年,想必如今到了岭南也不会随意更改。
想到这,桑永景恍然大悟:“咱们去找挂着桑家招牌的铺子,一定能找到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