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没有急着立马展开行动,而是让部队暂时在这休整十分钟。
越是到了结尾,越要加倍用心。全营休整十分钟不止能调整状态,主要还是利用这个时间整理最新情报,尽可能把握住蓝军更多的动态。务必知道左翼蓝军每个连在哪,有什么样的装备配置,还剩下多少兵力等。掌握的蓝军部队情况越详细,在接下来的最后收网作战中,钢七营就能更加从容,斩获更多的蓝军部队。特侦连和信息连火力全开,大量情报全部聚集到营部。最终在情报参谋的汇总整理之下,变成一份份可用的实战数据资料,摆在了陈军和高城等人面前。掌握了蓝军各连队的情报,陈军安排战术就变得易如反掌。只需要按部就班,针对性明确分工。陈军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给红军大部队提供情报,并且严重声明这是高价值的情报。情报内容是根据钢七营的侦察,蓝军右翼有部队在进行悄悄转移,蓝军的大后方也有大动作,很可能是要在左翼搞事情。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左翼的红军部队暂时停止进攻。等查明了情况之后,再行定夺。陈军故意给红军大部队放假消息,就是想骗红军大部队这时候撤回去,免得他们和钢七营抢人头。 如果红军大部队没有被骗,那对钢七营影响也不大。总之不管有没有用,先搞一手。信了稳赚,不信也不赔。首先套路了一首红军指挥部,陈军这才开始部署进攻方案。最先接到进攻任务的是装甲步兵三连,陈军给他们安排了个最适合的对手,前去干掉距离最近的左翼炮兵营。炮兵营有着三个连的规模,要想能够短时间内解决,就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去控制。否则要是让炮兵营有反应时间,及时的用电台通知了左翼其他蓝军连队,肯定会给钢七营造成一定的麻烦。所以陈军对这收尾战的战术核心,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要么不打,打就秒杀!只有不给蓝军任何的反应时间,在瞬息之间就将他们全部摧毁,才能在收尾战中拿到最大的收益。毕竟这场收尾战要保两个点,和红军抢人头以及维持0阵亡。只有秒杀敌人,才能确保这两个点。步兵在山地作战中本就有优势,再加上装甲步兵三连是钢七营的刀尖之一,让他们在这场演习中有了极高上场率。上场率高就代表着杀敌数多,三连在这场演习中真的是杀爽了。绝对是全营最爽的连。没有之一。再次接到突袭蓝军的任务,而且还是去干最有价值,也是最容易吞下的炮兵营,三连长的嘴都差点笑歪。以最快的速度带着部队出发,生怕慢一秒陈军就会反悔似的。蓝军左翼的炮兵营已经是第二个,第一个炮兵已经被钢七营的重炮轰掉,让这第二个炮兵营长记性了。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防止自己步前者后尘,支援过来的这第二个蓝军炮兵营,在选择营地和架炮阵地的时候,专门挑了个反斜面地形,就为了防一手远程炮袭。蓝军打了这么久,又不是傻子。多少还是懂了些的。红军的侦察兵实在太过于强势,压得蓝军的侦察兵根本就出不去,再加上炮兵阵地都能被精准的点出来。这些已知的信息就足以证明,蓝军这边已经被红军侦察兵渗透烂了。既然没有办法打赢这场侦查作战,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反侦察部署,那能做的就只有想办法规避。套用那句俗话: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然而蓝军炮兵营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做好了充分的防炮袭手段,结果钢七营这次换了个招式。诶!这次不玩炮了,咱们玩步兵。有特侦连侦察兵的精确指引,装甲步兵三连靠近到蓝军炮兵营附近,兵分三路分别进攻三个炮兵连。炮兵的正面作战能力几乎等于零,派一个步兵排偷袭绰绰有余。并且三个步兵排的战法部署明确,优先攻击连部所在位置,把连部控下来之后,再去清理其他的炮兵。准备充分,打法明确。战斗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蓝军三个炮兵连几乎同时被袭击,转眼间整个连部都被乱枪给打冒烟,接着把所有的电台丢在地上炸个稀巴烂,最后又一溜烟的扬长而去。整个突袭过程快到让人看不过来,把蓝军的炮兵都给搞傻眼了。完全不理解袭击的红军哪来的,在他们眼中宛若会飞天遁地的幽灵。让幽灵部队的威名又狠狠涨了一波。最后三个炮兵连都冒起浓厚白烟,所有的炮兵、车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