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他是被什么妖人蛊惑,中了邪……
解缙站在人群中,捻着胡须,脸色阴晴不定。他可不相信朱高煦会犯傻,这位汉王爷,精明着呢!可他这一步棋,到底是什么意思?解缙一时半会儿也看不透。“这事儿……怕是没那么简单。”解缙低声对身边的同僚说道,“汉王这一手,恐怕是把皇上和咱们都给算计进去了。”“解学士,何出此言?”同僚不解地问道。“你想啊,汉王不要大明的封地,皇上自然乐得省心。可他去海外自立藩国,这算怎么回事?“解缙声音压得很低,几乎只有他身边的人才能听见。他顿了顿,眉头皱的更紧了。“名义上还是大明的藩属,可实际上呢?天高皇帝远,谁管得了他?“解缙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到时候,他在海外自立为帝,大明朝廷又能奈他何?鞭长莫及啊!“他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同僚们都一脸茫然,显然还没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你们想想,要是他跑得远远的,远到咱们的船队几年都到不了,那大明是去征讨,还是不去征讨?”解缙提高了点音量,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去了,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不去,那不是等于承认他独立了?这脸往哪儿搁?”同僚们面面相觑,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可……可海外真有那么好的地方,能让他发展起来?”一个官员提出了疑问,语气中带着怀疑。 解缙冷笑一声:“好地方?这我哪知道!不过,就算没有,他朱高煦是什么人?他可是敢跟皇上叫板的主儿!就算是一片荒地,他也能给你折腾出点名堂来!”“那……那要是他离大明很近呢?”另一个官员的声音有些颤抖。解缙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盯着那个官员,一字一顿地说道:“要是离得很近,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麻烦了。那简直就是……心腹大患!”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胸中的郁闷之气全部吐出来。“你们想想,要是他在大明周边,比如……倭国,或者更南边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还发展得兵强马壮,那会怎么样?”解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这……这……”官员们脸色煞白,他们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二次靖难……也不是没有可能啊!”解缙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解缙的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每一个字都带着寒意:“所以,如果朱高煦离得远,只要他名义上还是大明的藩国,那对大明就毫无影响。可要是他去了扶桑、安南,或者更南边的那些群岛……那就必须阻止他!”............诏书宣读完毕,朱高炽仍旧跪在原地,头垂得更低了。他宽大的袍袖下,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老二啊老二,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朱高炽心中翻江倒海,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他太了解自己这个二弟了,勇猛过人,却也野心勃勃。当初靖难之役,父皇可是亲口许诺过,将来要传位给老二的。虽然后来立了自己当太子,可谁知道父皇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朱高炽偷偷用余光瞥了一眼龙椅上的朱棣,父皇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这更让朱高炽心里没底。“不要封地,自请出海,还美其名曰自立藩国?”朱高炽心中冷笑,“这话说得好听,谁知道你安的什么心?莫不是想学那海外的倭国,自立为王,甚至……甚至……”朱高炽不敢再想下去了,他怕自己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不行,我得想个法子。”朱高炽暗自思忖,“这太子之位,我绝不能让给老二。可父皇那边……我又不能明着反对。”“看来,只能先稳住老二,再从长计议了。”朱高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不过,老二这一走,倒是去了我一块心病。”朱高炽心中又闪过一丝庆幸,“只要他不在京城,不在父皇身边,那他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想到这里,朱高炽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只是,这海外之地……真有那么好?”朱高炽又有些疑惑,“老二可不是个傻子,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朱高炽决定,等回府之后,一定要好好跟幕僚们商议一番,看看这海外到底有什么玄机。“还有,老二临走之前,我得跟他好好谈谈。”朱高炽打定主意,“至少,要让他明白,这大明的江山,只能是我朱高炽的!”他缓缓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向站在不远处的朱高煦。“二弟啊二弟,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朱高炽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