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雪莉杨已整理好装备,只待王胖子与胡巴一到来。
二人匆匆赶到众人面前,准备出发。
老板娘确认全员到齐后,嘱咐道:“稍后让孔雀引你们至遮龙山洞口。”
听罢,孔雀迅速来到众人前,未着民族服饰,一身朴素装扮,青春洋溢。
老板娘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吩咐道:“带他们去竹林,砍些竹子扎竹排。”
孔雀乖乖应允。
胡巴一确定方位后,将孔雀送回,以免她嫂子担心。
这时,王胖子凑近低声提议:“让孔雀留下当向导如何?她能歌善舞,路上也不会无聊。”
胡巴一立刻识破其意图:“我们此行是献王墓,危机四伏,别说孔雀,谁都不适合。”
王胖子顿时沮丧,望着孔雀离去的方向,失落不已。
胡巴一察觉到王胖子的情绪波动,轻声劝慰道:"你也不必如此,都这般年纪了,怎还想着老少配?她年纪尚小,实在不合适。”
!王胖子听后叹了口气:"话是不错,我们只是看对了眼,没到那一步。”
见王胖子情绪稍缓,胡巴一略感安心。
但随着接近遮龙山,他的内心愈发不安,总觉得即将有事发生。
这种忐忑感甚至超过了被困鱼骨庙时的感受。
这时,天空渐暗,乌云密布。
雪莉杨急切地催促道:"云层越来越厚,恐怕马上就要下雨,咱们得抓紧时间进山!"
二人闻言立刻行动起来,准备砍伐竹子制作工具。
然而,张凌抢先一步,抽出黑金古刀,动作流畅地砍伐竹子,每一下都精准有力,不一会儿便完成了任务。
胡八一和王胖子不由惊叹于他的效率。
王胖子感慨道:"这家伙,真是比电锯还快!"
胡巴一附和:"是啊,看来以后干活得靠他了。”
两人随后加入竹筏的制作,虽然过去曾在林场帮忙,但如今与张凌相比,速度明显慢了许多。
这水上活计,他俩并不陌生,反而相当熟悉。
“竹筏以真竹搭配刺竹捆扎而成,小筏五到八根竹,大筏十一到十六根。”
“普通竹筏长约三丈,宽约十四寸,粗端作筏头高翘,细端作筏尾平铺。”
王胖子此时走出来,神情严肃地开口:“选竹很关键,接着加工。
削掉竹皮,把粗端烤软,按尺寸弯成弧形当筏头。
再涂防腐液,干后抹多层桐油或沥青防虫蛀。”
雪莉杨听得格外专注,没料到王胖子懂这么多。
听来毫无破绽,正想夸他几句,却被胡巴一打断:“这些复杂工序用不上,咱们只用竹筏一两次,简单扎几个就行!”
原本还想说两句场面话,却被直白戳破。
王胖子明白对话到此为止,便走向不远处的山洞查看水路深浅及流速,估算所需竹子数量后,返回帮胡巴一制筏。
忙活一阵,能载四人的竹排完工。
四人站上去,用竹竿缓缓划入山洞。
刚进去,外面就下雨了。
这是个石灰岩山洞,众人未直接下洞,而是沿墙步行探查。
用绳子一头固定竹排,另一头绑在凸石上。
进入洞内,往下走几步便是河流,河水深超三米,流速不算快。
此处溪流更像一条深邃的峡谷。
或许它是澜沧江的一条分支,前半段隐藏于地下,在山洞地势低洼处才显现出来。
洞穴极为宽阔,张凌用手电筒向深处探照,发现洞内高低落差极大。
大的区域足够让车辆通行,而狭窄处仅容一人匍匐而过。
洞内遍布千百年才形成的奇特溶岩景观,这仅仅是洞口的景象,内部环境已显恶劣。
若要乘竹筏穿行,某些地段必须伏身才能通过。00小税罔 哽欣罪全
洞内寂静得令人窒息,外界声音完全无法传入,仿佛置身于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
就在张凌观察之际,胡巴一、王胖子等人已将竹筏放入水中,随后四人相继登上竹筏。
竹筏上已做好最后的准备,每个人都戴上了带有射灯的登山头盔,这种头盔的灯光可持续使用六至八小时。
此行大金牙还特意配备了强光探照灯,其亮度足以照亮头盔射灯覆盖不到的地方。
胡巴一等人将探照灯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