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观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永崇坊,远离市井喧嚣。\x~i+a.n,y.u-k`s~.?c`o_m?马车穿过数条宽阔的街巷,越往南行,行人越少,道路两旁的古槐越发高大苍翠。
\"公子,到了。\"车夫在外轻声提醒。
叶尘先一步下车,眼前是一座素雅的青灰色建筑群,没有想象中公主府邸的金碧辉煌,反倒透着几分出尘之气。观门上方悬着\"玉真观\"三字匾额,笔法飘逸如云。
门口早已有位小道童等候,见二人下车,上前行礼:\"可是李公子?吴师叔已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跟随道童穿过几重院落,叶尘暗自惊叹。外表朴素的玉真观内里别有洞天——假山流水,古木参天,回廊曲折通幽,处处彰显着主人高雅的品味。
一处临水的凉亭中,吴筠正与一位华服女子对弈。见李白到来,吴筠起身相迎:\"太白来了。\"他转向那位女子,\"公主,这位便是贫道向您提起的蜀中才子李白。\"
叶尘偷眼打量玉真公主。她约莫三十出头,面容端庄秀丽,不施浓妆,只眉间一点朱砂,身着素色道袍,却掩不住通身的贵气。
李白上前行礼:\"李白见过公主。\"
玉真公主放下手中棋子,目光在李白身上停留片刻:\"吴道长常提起你,说你的诗有仙气。(新#a(完.本,′\神?÷a站μ ^¤+免ˉ费^??阅?读·今日一见,果然风姿不凡。\"
\"公主过奖。\"李白不卑不亢。
\"坐吧。\"公主指了指亭中的石凳,\"听说你新作了首诗,可否一观?\"
李白从袖中取出诗卷,双手奉上:\"拙作《玉真仙人词》,请公主指教。\"
叶尘站在亭外,听不清他们交谈的内容,只见公主展开诗卷细读,眉头渐渐舒展,嘴角浮现笑意。吴筠在一旁抚须微笑,显然对李白的表现很满意。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公主轻声吟诵着诗句,声音如清泉击石,\"好一个'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李公子此诗,深得道家三昧。\"
李白谦逊道:\"公主雅好玄理,在下不过略表仰慕之情。\"
公主将诗卷交给身旁侍女:\"收好了。\"又对李白道,\"听闻你还有一首《蜀道难》,可否吟来一听?\"
李白欣然应允,站起身朗声吟诵。叶尘注意到诗人吟诗时整个人仿佛在发光,声音抑扬顿挫,手势如行云流水,将蜀道之险、行路之难表现得淋漓尽致。,求+书.帮¢ *已*发-布~最,新~章?节/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最后一个字音落下,亭中一片寂静。
玉真公主轻轻击掌:\"好诗!气势磅礴,真乃仙才!\"她转头对吴筠道,\"道长慧眼识人。\"
吴筠含笑点头:\"太白诗才,当世无双。\"
公主沉吟片刻:\"李公子可有意入仕?本宫可向皇兄举荐。\"
叶尘心头一喜——这正是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按照记载,玉真公主的引荐将使李白得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待诏学仕。
李白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恢复平静:\"多谢公主厚爱。白虽不才,愿以诗文报效朝廷。\"
\"好。\"公主微笑,\"三日后宫中设宴,本宫会安排你献诗。若得圣上赏识,前途无量。\"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从回廊传来。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近,身后跟着几个文士打扮的随从。
\"公主今日有客?\"那人声音洪亮,目光却锐利如鹰,直直盯着李白。
玉真公主神色不变:\"张驸马来得正好。这位是蜀中才子李白,诗才了得。\"
叶尘心头一紧。这位应该就是玉真公主的丈夫张垍,历史上对李白并不友善的人物。
张垍上下打量李白,冷笑道:\"又是一个来求公主举荐的文人?长安城内,自称才子的不知凡几。\"
李白面色微沉,但碍于场合没有发作。吴筠适时插话:\"驸马有所不知,李白的《蜀道难》已在蜀中广为传诵,连圣上都曾问起。\"
张垍轻哼一声:\"诗写得好,未必就能为官。朝廷需要的是实干之才,不是只会吟风弄月的书生。\"
亭内气氛顿时凝固。叶尘看到李白的手指微微蜷曲,知道诗人在强忍怒气。就在这尴尬时刻,玉真公主优雅起身:\"驸马言重了。诗文乃盛世之音,岂可轻忽?李公子,三日后辰时,有人会去客栈接你入宫。\"
这明